当前位置:首页 > 咒语 > 正文内容

符咒施用的方法,画符施法

施用符咒的一般原则 符咒的种类成千上万,施用的方法举不胜举。例如,施用咒语的方法,有默念、轻声念、大声念;有书而或埋或焚,等等。施用符篆的方法就更多了,有佩戴在身,贴于患处;有贴于或放于着怪处;有火化为灰,将灰溶于水中,以符水洗头面,洗全身,或以符水擦拭、喷洒全身;有食符法,食符法又有将表(纸符)直接吃下去 的“吞服”,将符焚烧后的纸灰溶于水中而喝下去的“喝符”。“喝符”还有热喝、冷喝等方式。此外,还有埋于地下,投于水中的,等等。尽管施用符咒的方法千差万别,但在施用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必须遵循。

fuzhou16.jpg

一、与“气”配合 画符需要存思运气,施用符咒同样需要用气配合。胡孚琛先生在《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一书中指出:“道士用咒语禁邪往往要和存思、行气等法术配 合进行,即是说在念咒时要使自己进入气功功能态,葛洪用以禁虎的三五禁法便是一例。他说:‘三五禁法,当须口传,笔不能委曲矣。一法,直思吾身为朱鸟,令 长三丈,而立于虎头上,因即闭气,虎即去。若暮宿山中者,密取头上钗,闭气以刺白虎上”,则亦无所畏。又法,以左手持刀闭气,画地作方,祝曰:恒山之阴, 太山之阳,盗贼不起,虎狼不行,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因以刀横旬日中白虎上,亦无所畏也。’(《登涉》)”白玉蟾在《玄珠歌注》中也谈到,以符咒等法术作 法求雨时,以元神运聚自身内五脏之气,即为五雷。按五行相生相克之原则,运自己气海之气,令金水相生,想水遍满天地,便能降雨;运自己内气令金木相克,便 能打雷;大怒叱咤双目,击打自己心火,便能打闪电:想自身阳气遍天地,化为大火,烧开气字,便能达到祈晴的目的。为使符咒的施用灵验,即使是最简单的符咒 的施用也应当与气配合。像民间秘密宗教皈一道的修持法则中的“念佛方便法门”就如是:如有极忙的人,或是有病的人……便在早晨或夜间,把手洗干净,向了西 方,或拜一拜,或作一个揖,把两手合拢来,诚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要记遍数,并不限遍数,只要不快不慢地尽一口气念下去,气长一口气十几声也 好,气短一口气几声也好,连念十口气……照这个法子做起来,也一样可以修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心里的一个愿。 

二、与动作配合 符咒术的施行,不像宗教中的求神、求佛,只是顶礼膜拜,或以香火供祭就可,而要凭借一定的手段去积极地影响外界。正因如此,在施用符咒时,往往要采取一定 的动作来配合符咒使之作用到被施用了符咒的对象上,这就是所谓的“咒动”。咒动包括禹步、掐诀、吐唾液、摇头晃脑等。 禹步是道士作法时的一种特殊步伐,传说大禹治水时“届南海之滨,见马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按胡先生在书中的 解释,此句中的“白虎”为道教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类代号,下文中的“白虎”之义同,指方位而言,非真以钗和刀刺虎也。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 作,故曰禹步。末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最初的禹步并不复杂,如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的禹步步法为: 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一丈二尺,后有九迹。或者是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凡作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 到了后来,禹步的形式越来越复杂,不仅步伐有种种讲究,而且要不停地念动咒语,存想各种神祗随步而来,或存想自己足踏星斗,面谒神灵,求神禳灾祛祸,保佑 平安。《抱朴子内篇》所提到的“三步九迹”的禹步法。是进一步复杂化了的禹步形式。走禹步本身似乎就是在画符施符。 掐诀是施用符咒时应加以配合的一种手势。其作用是可通真制邪。《太清玉册》说:“捏(也即掐――引者)诀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各不一。罡诀有七百余 目,今所用者不多。四维,八方,自四指根逐节数共十二,按十二辰分出:八卦、七星、九宫、三台,各主其所行之事。”这就是说,不同的掐诀手势,在不同的符 咒术中具有不同的功用。如召神要用紫微印这种手势。其法为以小指从第四指背过,用中指勾住,大指掐第四指第三节,中指掐掌心横纹,二、四指伸直。它象征着 握有紫微大印,据说此印可以“指挥一切鬼神及召三十六将”来降伏恶鬼。又如拘邪指:左手指平伸,然后先拢第四指、小指从四指背入中指,勾掐掌心,大指压中 指,曲转大指头压定二指。其作用是拘妖邪至坛前或立狱焚邪,多用于驱邪压煞。 与念咒相配合的动作中有一种被称之为“按山源”的非掐诀手势值得一提。这是一种念某些咒语时须配合做的动作之一。方法是以手指压按鼻端下、两鼻孔之间处。 古人认为此动作有驱邪镇鬼的作用。《云笈七签》卷四六《秘要诀法・遏邪大祝第九》就谈到:“……又叩齿三通,乃开目。徐去左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鼻下山 源,是我一身之灵津,真邪之通府。背真者所以生邪气,为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尔,故吉凶兆焉。” 

三、与“咒物”配合 施用符咒不仅要与“气”与动作配合,还要配合以一定的物品,使施用的符咒有所凭依。比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往往在刀剑上刻上或写上咒语,或是面对刀剑念咒烧符画符,认为只有这样刀剑才会具有镇妖避邪的力量。此时的刀剑已相当于符咒本身。 施用符咒时要配合以一定的物品的特点,更突出地体现在诅咒厌胜上。诅咒厌胜的巫术原理是交感巫术(感应律)和模仿巫术(象征律)。交感巫术认为,类似物可 以治病,如红色的植物可以治血疾,黄色的植物可以治黄疸病等。又认为人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与全身发生感应作用,脱离人体的头发、指甲等,只要巫师施以诅咒 术,都可以使人中邪、得病,甚至死亡。模仿巫术认为,将某人接触过的东西施之以诅咒术,就可以作用于此人。或将一木偶象征某人,用针戳此木偶,就等于杀伤 了此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那位年轻佣人所用的就是此术,只不过他所用的偶像是布偶而非木偶。《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写马道婆向赵姨娘要了张纸, 拿剪子铰了两个纸人儿,递与赵姨娘,教把他二人的年庚写在上面;又找了一张蓝纸铰了五个青面;并在一处,拿针钉了。叫赵姨娘将两个纸人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 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说她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这里所用的偶则是纸偶。 诅咒配以咒物之术不仅在汉族中盛行,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盛行。例如,佤族过去在发生械斗时,为咒死敌方,要从敌方的房头上偷一把茅草回来进行诅咒。傣族过 去为咒死对方,则从对方偷取脚印、头发或衣服碎片并剪一纸人一起进行诅咒后,放在对方竹楼下,或偷对方的指甲并剪纸人用铁钉钉上。彝族过去咒人时用一草人 代替,用刀把草人砍碎,便认为是把敌人砍碎。或将一把草和一只鸡捆在一起,巫师把和草捆在一起的鸡拿在手中,口念“咒人经”,诅咒被咒之人像鸡一样死去。 念完经后,由家人把鸡打死,煮熟食之。然后由巫师扎一萆人用刀砍碎,以示砍死了被咒之人。 

四、各种禁忌 施用符咒并非一件简单随便之事,它往往有各种严格的禁忌规定,决不可越雷池一步。若有违犯,符咒必不灵验。 

(一)斋戒沐浴 施用符咒要靠鬼神相助,而鬼神十分喜好洁净,所以祈请神灵而带着满身尘土,或嘴里手上不干净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比较正规的施用符咒,首先要静心沐浴,洗 手漱口,并念“我以月洗身,以日炼真,仙人辅己,玉女佐形,二十八宿,与吾合并,千邪万秽,逐气而清”之类的净身咒。 有的斋戒沐浴只消在施行符咒术之前或之时进行便可,有的则要在施行符咒术的几天前就要开始进行。 《抱朴子・登涉》就记载了带升山符前要斋戒七天的做法:“凡人入山,皆当先斋洁七日,不经污秽,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在《道藏》的一些经文中, 有关施用符咒术前需斋戒沐浴的规定也不少,这些经文中明确规定“不得不洗手漱口便施行符咒”云云。

 (二)施用符咒的等级 很多符咒的施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什么人佩什么样的符,念什么样的咒都必须认真遵守。比如护身符虽为最常见之符,但各种人所佩戴的护身符却有各不相同。敦煌遗书斯二四九八卷中就记载了不同身份的三种人所佩戴的三种不同的护身符: 

(三)施用符咒的道德要求 道德修养的好坏对施用符咒是否灵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道教经典中每每强调施行符咒者要“气清心正”,叫亍善积德”,只有如此,施用的符咒才能灵验。 否则,无此功德,虽用符念咒也始终无验。若想假借符咒行“不仁不义”之事,符咒不但不灵验,还会置这种人于死地。反之,符咒难犯品行端正之人。 《太平广记》和《拍案惊奇》各有一段故事旨在说明这些道理。《太平广记》中的故事讲道:唐贞观中,西域献胡僧,咒术能死人,能生人。太宗令于飞骑中取壮勇 者试之,如言而死,如言而生。帝以告太常少卿傅奕。奕日,此邪法也。臣闻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帝召僧咒奕,奕对之无所觉。须臾,胡僧忽然后自 倒,若为所击,便不复苏矣。 《拍案惊奇》卷一七“西山观设篆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中讲了这样一件事:符篆这家,时时有人习学,颇有高妙的在内。却有一件作怪:学了这家术法,一 些也胡乱做事不得了。尽有奉持不谨,反取其祸的。宋时乾道年间,福建福州有个太常少卿任文荐的长子,叫做任道元。少年慕道,从个师父,是欧阳文彬,传授五 雷天心正法,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后来少卿已没,道元袭了父任……淳熙十三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夜,北城居民相约纠众,在于张道者庵内,启建黄 策大醮一坛,礼请任道元为高功,主持坛事。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并蒂芙蓉。任道元抬头起来看 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那里还顾什么醮坛不醮坛,斋戒不斋戒,便开口道:“两位小娘子请稳便,到里面来看一看。”两女道:“多谢法师。”正轻移莲 步,走进门来,道元目不转睛,看上看下,口里诌道:“小娘子提起了镧裙。”盖是福建人叫女子抹胸做镧裙,提起了,是要摸她双乳的意思,乃彼处乡谈讨便宜的 说话。内中一女子正色道:“法师做醮,如何却说恁地话?”拉了同伴,转身便走。道元又笑道:“即来看法事,便与高功法师结个缘何妨!”两女耳根通红,口里 喃喃微骂而去。待得醮事毕,道元便觉左耳后边有些作痒,又带些疼痛。叫家人看看,只见一个红蓓蕾,如粟粒大,将指头按去,痛不可忍。 次日归家,情绪不乐。隔数日……道元是夜梦见神将手持铁鞭来追逐,道元惊惶奔走,神将赶来,环绕所居九仙山下一匝,被他赶着,一鞭打在脑后,猛然惊觉。自 此疮越加大了,头胀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状。得到二十日将满,梁鲲(道元妻侄――引者注)在家,梦见神将对他道:“汝到五更初,急到任家,看 吾扑道元。”鲲惊起,忙到任家来。道元一见哭道:“相见只有此一会了。”披衣要下床来,忽然跌倒。七八个家人共扶起来,暗中恰像一只大手拽出,扑在地上。 仔细看看,已此无气了…… 这则故事,虽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思想,但从中也足以看出施用符咒术与道德修养的重要关系。   

(四)念咒不可有丝毫差错 念诵咒语必须心诚,熟练。由于咒语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无比的力量,所以对它不能有丝毫的玩笑意图。我国古书中对念咒常有“心要诚,念要熟”、“宜正心诚 意,一气呵成”等语。假若念咒语念错了一个字乃至几个字,或是把有的前后/帧序念颠倒了,那么,在很多场合,咒语就会完全失灵,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给自 己招宋横祸。 《拍案惊奇》卷三一中的“侯道士因术成奸”对此便下了很好的注解:一个姓侯名元的樵夫因上山砍柴而遇异人授予符咒,把异人所传符咒尽行习熟。不上一月,其 术已成。变化百物,役召鬼魅,遇着草木土石,念念有词,便多是步骑甲兵。神通既以广大,传将出去,便自有人扶从。于是收好些乡里少年勇悍的为将卒,欲举 事。后因不听,申君告诫,举事失败,遭神君斥骂。自此侯元所晓符咒渐渐遗忘,就记得的,做来也不十分灵了。却是先前相从这些党羽,不知缘故,聚着不散,还 推他为主。自恃其众,是秋率领了人,在并州大谷地方抢劫。恰好并州将校,偶然领了兵马经过,知道了,围了数重。侯元急了,施符念咒,一毫不灵,被斩于阵, 党与遂散。侯元的施符念咒不灵,虽有神灵惩罚之原因,然他对所学符咒的“渐渐遗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用符有时间禁忌 画符有时间禁忌,用符同样有时间禁忌。有的符要配合自己的星命进行使用,不得违犯,若有违犯,不但不验,还会遭受灾厄诸事。比如逢太岁星君之年(不论男女 之人的1、13、25、37、49、61、73、85等岁,皆属太岁星君之年)的人,必须安奉值年太岁星君,可保平安无事。安时用红纸书写太岁符,择于正 月中吉日吉时安之于家中。若此年错用逢天空星之年的天空不但吉星不会高照,反会造成凶星入宫,造成破财、家庭风波、与人不合之害。敦煌遗书伯二八五六《发 病书》中的《推初得病日鬼法》之符则是按个地支顺序吞带并用的。张天师祛病符法,则是按农历的日期用之。如初一日病者,东南路上得之,是神使客死鬼作祟。 头疼作寒热,起坐无力,吃食无味。用黄纸五张,东南方四十步逆之,即愈。画符,吞一道,门上贴一道,吉。 此外,施用符咒还有祭品、法器、食物等方面的禁忌。由于祭品和法器是在举行施用符咒这样的神事时需要的,因而它们就具有了神圣的性质。对它们不能随便触摸,否则就会影响符咒的灵验。 食物方面的禁忌指的是施用符咒者不能食用某些东西。比如羌族等民族就明确规定念咒者不能食狗肉,不然咒语不仅无效,还会加害于念咒者本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12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佛教咒语常见字的发音读音

关于咒语的读音简示及咒语真言中常见字注音简选。 由于汉语系佛教、蒙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译音差异很大;汉语系佛教各地的方音又不同,再加上古今音有别,又因多音字较多,还有传错的,还有读别字的。因此,读音不一致,在所难免。常见的不同读法,举例如下,供读...

早晚功课《安土地神咒》走一方土地,拜一方神灵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持咒的要领及回向》

摘录《解惑录一》耕云先生讲述。  问: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确?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业障,启发内心的光明,咒又叫总持,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浓缩成几个字,是佛法的总纲。  持咒要领,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识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无求,你所得到的远...

《功德宝山神咒注音》

功德宝山神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诚心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罪业,不堕地狱,往生极乐净土。  神咒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唵。悉帝护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  悉达哩。布噜哩。娑嚩诃  功德宝山神咒注音:  nā mó...

《消灾吉祥神咒注音》

此神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上说的,出自于《消灾吉祥经》。多读此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经中说“若诵此咒一百八遍,灾难即除,吉祥随至”。   神咒原文:  曩谟三满哆。母驮喃。阿钵啰底。贺多舍。  娑曩喃。怛侄他。唵...

《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壹、观世音菩萨大悲咒的因缘  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2、除一切病故。  3、得寿命故。  4...

《大悲咒的发音》

《大悲咒的发音》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南无·阿唎耶。(2)ná mó ·ā lì yē。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菩提萨埵婆耶。(4)pú...

《大悲咒的功德浅释》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原文)   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 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

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叫你不起分别心破除邪见

问: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为什么咒是以梵音来发音,而经文是以翻译音来发音?恭请开示。 答:诵经持咒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别。咒就是总持,就是一心,就是真心。一心就是一念不生,就叫大总持。咒只发音,如果把意思注释出来,那你就生心了。最...

道家净口神咒_符咒法术_道教之音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氣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常存...

《白衣观音大士灵感神咒注音》

此神咒又称白衣大士神咒、观音菩萨的白衣神咒。  神咒原文: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怛垤哆,唵。伽啰伐哆,伽啰伐哆;  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  天罗...

大吉祥天女咒注音(善天女咒)

大吉祥天女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此咒出自于《金光明经》。这是善天女说的咒语。善天女也叫大吉祥天女。念诵此咒语,可以使修行者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并能早成正果。  咒语原文:  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  南无室利。摩诃提鼻耶。怛你也他。  波利...

准提神咒注音_准提咒发音注解

神咒原文: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俱胝喃。怛侄他。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准提神咒注音:  nā mó sà 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 tuó,&n...

《金刚萨埵心咒注音》

此心咒是有关忏悔业障的佛教密宗常用咒语,可消除业障。为密宗忏悔、消除业障最殊胜的咒语之一。  心咒原文:  嗡班扎尔萨埵吽。  金刚萨埵心咒注音:  ōng bān zhā er sà duǒ hōng。  发音注解:  嗡:这里建议读作(ōng),佛教咒...

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

嗡阿吽—是身口意最殊胜的精华 班渣——是金刚部最殊胜的精华咕噜——是宝生部最殊胜的精华贝玛——是莲花部最殊胜的精华悉地——是事业部(羯磨部)最殊胜的精华吽———是佛部最殊胜的精华嗡———是五方佛报身圆满阿———是法身不变圆满吽———是化身莲师尊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