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直指不坠轮回》第五章 万法根源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五章 万法根源

第一节 细论


在此之前,《直指不坠轮回》侧重于著述人之将死,以及其命终之际,那些可能遭遇之情况;以分析重于实述,并且多方举例,其目的即是要让众生先明了,人之死亡乃是灵魂初始面对第三空间之处境,一如新生儿之诞生。由此可以加强众生体悟,本书题颜之主旨。


虽然本书之著述,有以颠倒叙述之著作方式,但为强调如何始能不坠轮回,因而有必要将一般众生命终之后,在第三空间之处境,以及其与修道子所面对之际遇加以区别,俾资劝化众生向道而修。况且前述四章,均有以灵魂之遭遇以及趋吉避凶之阐述,则更可加深阅者之印象矣!


今此而后,本书将再广泛阐述,各家修子在生命过程未至命终之际如何修持,更可达到命终之后不致坠入轮回。 

 

吕仙祖 降

第二节 觉证


试举目前诸宗脉道场之修持,大都在行持于宿世、前世等业因之中;换言之,亦即大都停留在行功了愿的进修过程。当然这种修持乃是循序渐进的正宗修道,只不过落于了脱过去因,而对未来果之修证所能得到的效益,却必须千辛万苦加倍行持。(因为尚有过去业的讨报,所以无法达到尽修尽得的境界。)


举目环视目前各大教门道场所传布之道,有各自倡言本宗教义俱能达到究竟之境,直如宗教之春秋战国。实则各大教门以及道场确实有超脱之道,但是却因修持者或心志不诚,意志不坚;或者认理不明等等后天因素,致使各家精髓未能发挥光大。试举佛道而言,大支分流,宗脉纷歧,各倡其说,演绎流传,或有失误,或成别支,以致教义不彰,反有沦为宗教圣务形成人为庶务之争。


昔日佛家精修之士以慧生定。乃以顿悟进入空灵妙境,产生无边智慧,乃得以窥参天地造化而绎传布法,普度众生。道家以日月阴阳之理,得勘玄机,融入天地而生生不息;乃为玄妙而成天地人三才并立无生无灭之境界。但道传不计年,直至今日,宗脉错杂,虽然可得普化众生之便利,但直入空玄妙境之奥理却受日渐肤浅之表面文章所掩盖。因而近世以来,修道子受此误导,乃致多行冤枉路,绕了一圈还是未达究竟。也因此日积月累,重覆显现过去业因,渐消渐种,因此无可避免永坠于轮回之中。


所谓十世修来一世佛,亦即以行功了愿渐消过去业,而渐积未来果的现象。另一个对立之观点,所谓十世劫磨一世消,即是以了除夙累的牵缠。上天亦因有鉴于此,乃有所谓末法清算;亦即欲使修道子在迂回之道程中,能够不多绕冤枉路,使过去业显现于精修道子中,了断过去业,造就未来果。由以上理论可以印证出本身欲在道程中行持,不落入轮回现象中,修道子必须「坚守心志」。


「坚守心志」亦乃凝神之具体作法。须知人之心志乃由自幼受教育环境,及至人文、文化之影响而有所建立其雏型,可从个人平素言行略窥一斑。因而对特定事务之立志,以迄贯彻,均可培养其心志之方向;更因如此心志之凝定,其贯彻力量乃由毅力为后盾。故心志确守,则日积月累,亦即凝聚个人心灵力量,终此一生可达到凝神作用。换言之,亦即外用之言行达到内敛之习性,在此过程中点滴使成恒性,必可助益于凝神。


「觉证」一词,即为智慧的体验。「觉」在宗教领域中乃超乎世俗之纷扰,由日常事务而印证天地玄奥,达到体验,进而可在玄微之中了悟生死情境。欲求了脱轮回,在生之修持乃正本清源之上策,亦即积极之作法。明悟死后所须面对之事理则乃防杜之消极作法。因而本文主论即在阐述如此宗旨,欲勉众生在世恒修,以达觉证,而可不坠轮回。 

 

吕仙祖 降

第三节 轮回


「轮回」一词出于佛家语。心地观曰:「有情众生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所谓六道,即乃: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以上为三善道),地狱道、饿道、畜生道(以上为三恶道)。众生自无始以来,轮回之间,或时行善,或时行恶,故在六道之中轮转不停,有如车轮无始终,故云轮回。

  按行善如行上品十善业,则生天道。

     如行中品十善业,则生人道。

     如行下品十善业,则生阿修罗道。

     如行上品十恶业,则生地狱道。

     如行中品十恶业,则生饿鬼道。

     如行下品十恶业,则生畜生道。


依此而论,善业与恶业,此一业识即乃轮回之动力,亦如事发前必有其动机;故众生之轮回即在善恶业识之中。而业识依循轮回之轨迹,深植于众生灵性之中;故在人生过程中,积善行恶乃成累世业识启动之药引。所以要超脱轮回,了断生死,在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之下;在累世业识之深植,唯有消极去弭消它;但未来之因业却可以积极去隔绝它,亦即是广结善缘,避免恶因;一则堵绝启动累世业识,再则避免新造因果,则轮回之动力可在己身戛然而止。正如车轮加装剎车系统,可紧急剎车,避免坠入永无止境之轮回。


轮回,在佛家以因缘转世为主论,而其宗支具体之表率则首推密宗之活佛转世灵童。此一象征,其意义即在因缘的串连,虽然时空之转移,却无昧灵根;由此印证在宿世业识中深植,可以在三世之间具体查察而知。道家也有轮回论,不过大抵植根于善恶皆有报之儒家思想,较少提及业识重于现实;以行善得福报,行恶得恶报,强调轮回之福祸。但不论佛道轮回之立论,其转世之说却深见于佛道教义之间;是以故,众生亦深受轮回果报之影响。

 

吕仙祖 降

第四节 结论


在本章所阐述者,以强调人生过程的诸般景况,牵连于累世之间因缘;亦即在累世转生中轮回乃是一股大自然浩瀚力量,以有限而渺小之人力,可以断言无法抗衡此一股无边之自然力。唯有凭借有限之人力(即假体)修行,契合妙法(即修真),由此借假修真才能产生抗力,或者去平衡轮回之大自然力,亦即可由此摆脱轮回之动力。当然这是一个理论,消除轮回动力有分等级,亦即是不受轮回程度,吾等在后章再阐述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14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稽首皈依众妙道,志心恭敬二玄真。今运一心心所议,粗识此经经所因。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空均。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惟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今日守心何所证,不失凡身得道身。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摘自《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作者:堪布益西彭措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千手千眼经》云:“食...

《六字大明咒注音》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音六字真言、观音心咒等。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嘛呢叭咪(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hōng)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发音注解:读(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ǎn俺)。咪:其它写法[口+弥]、[口+迷]等...

《报父母恩咒注音》

咒语原文: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报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发音注解: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无:梵...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此咒实为藏经中《陀罗尼集经》所载之地藏菩萨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之决,故华文自古称此咒为灭定业真言,此虽为地藏菩萨法身印咒之变称,然此称不失地藏菩萨本意。宋蒙山甘露法师不动集,蒙山施食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大轮金刚陀罗尼》

陀罗尼原文如下:南无・司得里牙。提维嘎难。   打他噶打难。嗡。维喇及・维喇及。   嘛哈・佳割喇。乏及里。洒打・洒打。   洒喇得・洒喇得。得喇夷・得喇夷。   维达嘛你。三戛你。得喇嘛底。   细达・搿里牙・得览。梭哈。   大轮金刚陀罗尼录音下载。...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道藏的意思是道教经籍的总集。“藏”(zàng)字的本义是表示储藏东西的地方。《汉书・文三王传》所说“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万余斤”,就是此意。道教使用这个字,原意专指储存道书的处所或是装东西的容器。东晋上清派杨羲等人所造《上清太上八素...

《邱祖忏文》入门三经 作者全真丘处机_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的弟子

经功浩力不思意,回向十方诸圣众。愿见真心求忏悔,河沙罪障悉消除。悔改我等,自从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念嗔嫉妒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展转...

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利益 经文摘录

摘录于《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首当得其解脱。  善男子!彼时是(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注音》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

往生净土神咒注音

此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神咒原文: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是过去七佛共说的。诚心诵念此咒,可消除重罪。  真言原文: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  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lí pó lí p...

《药师灌顶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原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注音》

此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  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  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  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  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  ...

《西升经》

《西升经》为道教阐发《道德经》要义之作。三卷。《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托名周大夫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撰成此书。但此书始见葛洪《神仙传》称引,当是魏晋间道士所假托。现传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道藏辑要》尾集作一卷),宋陈景元(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