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黄庭经原文和译文,黄庭经内容讲解

黄庭》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景经》系晚出道书,通常不列于《黄庭经》之内。“黄庭”一词已见于汉代。古人认为,黄为中央之色,庭乃四方之中。五行土居中,色尚黄,在人五脏则脾为主。盖喻身体中央、中空之穴。旧本《黄庭外景经》首句“上有黄庭下关元”即指此。至于“内景”、 “外景”,《荀子·解蔽》篇早有“浊明外景,清明内景”之说。唐梁丘子(白履忠)在《黄庭内景玉经》上卷注文中解释内景时称,“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外景”一词,大概是上清派根据“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取与“内景”相对之义。道书分“内”“外”,代表了传承之异。例如《灵宝升玄内教经》卷八(敦煌遗书S.3722)自称“无上灵宝升玄内教”,而称《灵宝五篇真文》为“外教”。《黄庭经》东晋后分为《内景》《外景》或《内经》《外经》,盖与此同意。

 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外景经》早于《内景经》。《外景经》托于太上老君所说,为天师道传承的教本。《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戒令》称“《妙真》自吾所作, 《黄庭》三灵七言,皆训谕本经,为《道德》之光华”,则《黄庭外景经》当出于魏晋之际。《列仙传·朱璜传》所说《老君黄庭经》(《列仙传》亦为魏晋人托刘向撰)与葛洪《抱朴子内篇》称《黄庭经》者,皆指此书。欧阳修据其所见,谓此书有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刻石本。王羲之为天师道信徒,所书《黄庭经》即此经。《旧唐书·经籍志》著录,犹称“《老子黄庭经》一卷”。


 《黄庭内景经》托称太上大道玉晨君所说,相传系西晋初魏夫人所得,实为上清派传承的教本。其名始见于《真诰》,又见于今本《魏夫人传》(葛洪《神仙传》曾提到范邈撰《魏夫人传》,但据陈国符先生考证,今本为唐人改撰本)。《真诰》卷九《协昌期》第一记言:“山世远受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经》一过乃眠,使人魂魄自制。”卷十八《握真辅》第二又记“经云:主诸关镜聪明始”,陶弘景注称“此《黄庭经》中语”,而此句见于今本《黄庭内景经》。卷二十《翼真检》第二陶弘景自记许翙抄《魏夫人传》中《黄庭经》,盖即此书。但此书首章云:“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上清紫霞虚皇和太上大道玉晨君都是上清派崇奉的尊神,其位在太上老君之上。又此书谓“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洞玄》,白履忠注说指《洞玄灵宝经》,实非。上清派原有《大洞玄经》,即此书所谓《洞玄》。


 《真诰》卷十三《稽神枢》第三记“或讽明《洞玄》”,陶注: “《洞玄》即《大洞玄经》,……非今世所传《洞玄灵宝经》也。”凡此类例,可证《内景经》至晚出于东晋,是经过杨、许等增益而传世者。此后,才有内、外景经之分,且皆作为上清派重要典籍而流传于世。


 二书传本繁多,卷数各有异同。《黄庭外景经》,唐宋书目多著录一卷,《郡斋读书志》作三卷,注本亦有分三卷者。


 《黄庭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一名《大帝金书》,一名《东华玉篇》,一卷,注本亦有分三卷者。二书皆为七言韵语,在长期传写中,各本文字亦略有差异。 《黄庭经》为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它继承汉代纬书和早期道教的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说,又吸收古代医学有关脏腑、经络、精气的理论,着重阐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的理论和方法。东汉时代,《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等书已有历观五脏、存思身神的论述。早期五斗米道的教本《老子想尔注》则强调奉道戒,谓守道戒即守一,批评“今世间常伪伎,指形名道,令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至魏晋之际,天师道徒也转而讲求内观存神之术,《黄庭外景经》的出现即标志着这种转变。《外景经》的思想结构比较松散,主要讲述了胎息、嗽咽、内观、服气、存神、固精等方法。指出黄庭在关元之上,幽阙(肾)居后,命门在前。黄庭收纳津液,产生精气,为人“灵根”(“灵根”有时又指命门);丹田或命门(书中说“田下三寸神所居”,盖指命门)乃藏积精气之穴,为人生命之根本所在。

黄庭经

 书中提出“观志游神三奇灵”,“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灌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的修炼法,已略具“三丹田”思想。尤其强调“长生要妙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守精,寸田尺宅可理生”,认为“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所致为专年。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书中还形象地描述了“黄庭中人衣朱衣”、“中池有士衣赤衣”等等身神,主张“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其法大致为咽津以养灵根,纳气至丹田又返归黄庭;或纳气丹田以生精,上补昆仑(脑),下过十二重楼(咽喉)、绛宫(心)等关窍,还返丹田;又存观五脏六腑之神,使五神朝会中宫(脾),如此“循环无端”,谓能通利七窍、老而复壮。《外景经》已初具内丹术的雏型。


 《黄庭内景经》的内容比《外景经》完备,且多发挥。北宋欧阳修认为,此书乃《外景经》疏义。它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三部各有“八景”,合为“二十四真”。明确提出“三田”(三丹田)理论,即上部脑中为泥丸,有九宫,九真居之;中部心中为绛宫,主守神有心神丹元;下部二肾之间为命门,“横津三寸灵所居”,是藏精之处。 “三田之中精气微”,人但思一部,即可延寿无穷。又提出人体百节皆有神,《至道章第七》《心神章第八》还给面首五官(发、脑、眼、耳、鼻、舌、齿)及五脏(心、肝、脾、肾、胆)诸神取名,谓“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据称此二章为全经之精要,《黄庭》秘诀皆尽于此。《内景经》的修炼法,主要为“入室东向诵《玉篇》”,存思身神,默念其神名,尤其重视存思三丹田之神。以为长诵《玉篇》,默思身神,自可得“不死之道”。《内景经》中某些文句与《外景经》相同,但它更加强调存思身神,因而更能代表上清派典型的修炼方式。


 《黄庭经》系统地提出了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理论和相应的存真修炼方法,这对上清派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有些内容较之《大洞真经》更为接近唐宋内丹术,故而亦被后世内丹家奉为内丹要籍。经中的脏腑、经络、穴位、精气及阴阳五行学说,反映了古代生理、医理知识。如有关黄庭、命门或脾、肾的观点,与传统医书所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大意相同;他如脾主中央、心典一体、肺气起自三焦、五脏开窍体表,三阳(少阳、阳明、太阳)三阴(少阴、太阴、厥阴)相对应、五行合气本一等等,亦与医理相通。历史上有不少书法家、文学家喜好《黄庭经》,或写法帖,或为文作序,王羲之书《黄庭经》换鹅的故事,更传为千古佳话,故此经的持久影响,已远远超出道教范围。


 历代为《黄庭经》作注者很多,《崇文总目》著录有关著述八种,《通志·艺文略》道家类专辟“黄庭”一门,著录三十部五十七卷。最有影响的为务成子注《太上黄庭外景经》《上清黄庭内景经》,唐白履忠《黄庭外景玉经注》《黄庭内景玉经注》,皆载《正统道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326.html

标签: 经文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稽首皈依众妙道,志心恭敬二玄真。今运一心心所议,粗识此经经所因。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空均。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惟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今日守心何所证,不失凡身得道身。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摘自《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作者:堪布益西彭措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千手千眼经》云:“食...

《六字大明咒注音》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音六字真言、观音心咒等。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嘛呢叭咪(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hōng)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发音注解:读(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ǎn俺)。咪:其它写法[口+弥]、[口+迷]等...

《报父母恩咒注音》

咒语原文: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报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发音注解: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无:梵...

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利益 经文摘录

摘录于《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首当得其解脱。  善男子!彼时是(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

《六字大明咒浅说》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菩萨名除盖障—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曾经向莲花象王佛学习此咒。”而莲花象王佛又从何处学习此咒耶?   原来莲花象王佛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及至西方极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

《六字大明咒的治病功效》

【藏王松赞干布赞颂宣扬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摘录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嗡-嘛-呢-叭-美-吽中:  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  嘛字,能消除热病;  呢字,能消除风病;  叭字,能消除涎病;  美字,能消除寒病;  吽字,能消除胆...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注音》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

混元圣纪序_正统道藏洞神部_道教之音_混元圣纪,谢守濒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书前有陈傅良序云:谢守灏“尝为举子,已而脱儒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此书是谢守灏为老子所写的传记。因宋真宗改上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书名乃取《混元圣纪》。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谢守灏传》称,...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是过去七佛共说的。诚心诵念此咒,可消除重罪。  真言原文: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  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lí pó lí p...

《药师灌顶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原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

《万历续道藏》

《万历续道藏》是《正统道藏》的续集。明正统十年(1445)编成的《正统道藏》,因搜访未周,缺漏甚多。加以该藏编成后的一二百年间,又有新的道书问世。故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明神宗教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刊“续道藏”。    ...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观世音菩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咒语。在西藏地区流传非常广。  真言原文:  唵。啤噜纳崎。煎都喜好。  秘沙妈。靴哈(木)。  煎都崎悲些那打。啤那鸦。梭哈。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ōng。pí lǔ nà qí。jiān dōu xǐ hǎo...

普回向真言注音

这是普回向咒。一般在诵经、念咒毕,或者做任何善事功德后,念诵此真言,将其普皆回向。  真言原文:  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  萨缚诃。摩诃斫迦罗嚩吽。  普回向真言注音:  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  s...

关于补阙真言功德的探讨

关于《金刚经》所附录的“补阙真言”探讨(古梵音暨楞严学推广讲师,果滨老师撰)  本咒相关译本:  据现有文献资料,最早出现类似现在流通本所诵的“补阙真言”咒文如下(按翻译年代排列):  一、唐 实叉难陀大师(652~710)译《百千印陀罗尼经》中的“百千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