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玄纲论

 《玄纲论》一卷。唐开元至大历间道士吴筠撰。《正统道藏》收入太玄部。《通志·艺文略》著录《玄纲论》为三卷,《文献通考·籍考》五十二则录为一卷。《道藏》本分为上中下三篇,共三十三章。上篇《明道德》,九章;中篇《辩法教》,一十五章;下篇《析凝滞》,九章。吴筠有上唐玄宗的《进玄纲论表》,说明作此论的由来:“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此表和《玄纲论后序》及《化时俗》章、《明道德》章等收入《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五、九百二十六,但《道藏》本缺载。

 《玄纲论》上篇反映作者的宇宙生成论,修养论和社会政治观。吴筠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道德章第一》),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它具有生成性。道生成万物是个自然的过程,所以“自然”是道德之常,天地之纲。这是他对老庄自然无为哲学的发挥。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源为自然之道,而其所以具备千姿百态的形状则由于元气。他说:清通澄朗的气浮而成为天,浊滞烦昧的气积而成为地,平和柔顺的气结而成为人伦,错谬刚戾的气散而成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故生天地人物之形者是元气(《元气章第二》)。他进而又从“有无”、“动静”等范畴来论道的生成性以及修道的方法。认为若做到“有”同于“无”,则“有”不灭,也就是神仙长生;只有“道”能自无生有,化有为无,学道就是要具备道的这一特性,如此方可解脱生死之累。修道者还须超越动静,最终与至静至虚的“道”契合。他的宇宙观和修道论是一体的。

 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表现出天人合一观,从天道阴阳变化推究人世治乱的终极原因。主张以道家政治观为“心灵”,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容饰”,一本一末,结合运作,可使天下垂拱而化。从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宏观角度肯定了道德的价值和功用。中篇则从微观角度具体讲解修道的种种方法。大体包括: (一)“道在至精,靡求其博”,当“周览以绝疑,约行以取妙,则不亏于修习” (《神道设教章第十》);(二)“道虽无方,学则有序”。其序为:“始于正一,次于洞神,栖于灵宝,息于洞真”(《学则有序章第十一》);(三)“心静”。心应物而不为物累,不动念,特别是要做到“无为”,无为则心理,有为则心乱(《形动心静章第十五》);(四)“宝神”。不知宝神的人,即使寿同龟鹤,终不能成仙。宝神的关键是“阳胜”,因为“阳胜则阴销而仙”(《阳胜则仙章第十二》);(五)“制恶兴善”,“立功改过”。他将伦理与仙道相联系,发挥了《太平经》、《抱朴子内篇》中同类的思想。

 下篇用问答体回答了世人的疑问,进一步申述前两篇的思想。如有人问:人心久任之则浩荡而忘返,顿栖之则超跃无垠,修道者怎样才能得静呢?答曰:心将躁时制之以宁,将邪时闲之以贞,将求时抑之以舍,将浊时澄之以清;优哉游哉,不欲不营,以玄虚为境域,以寂照为日月,惟精惟微,不废不越。照此长久坚持修习,则物冥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已静,不求泰而更泰,即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进一步阐明了上中篇的守静去躁思想。

 《玄纲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吴筠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唐礼部侍郎权德舆所撰《宗玄集序》称,吴筠献《玄纲论》三篇,得到唐玄宗的“优诏嘉纳”;并称此论“总论谷神之妙”。权德舆《吴尊师传》称其“尤为达识之士所称”。可见《玄纲论》在唐代便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吴筠为唐代道教茅山宗重要学者之一,其思想与司马承祯较接近,《玄纲论》与司马承祯《坐忘论》一样,体现了唐代茅山宗的理论水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378.html

标签: 经文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稽首皈依众妙道,志心恭敬二玄真。今运一心心所议,粗识此经经所因。空色色空无有性,有无无有色空均。慧风出自天尊力,扫除心界不遗尘。惟愿神光常拥护,证明今日守心人。今日守心何所证,不失凡身得道身。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

《六字大明咒注音》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音六字真言、观音心咒等。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嘛呢叭咪(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hōng)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发音注解:读(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ǎn俺)。咪:其它写法[口+弥]、[口+迷]等...

《报父母恩咒注音》

咒语原文: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报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发音注解: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无:梵...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此咒实为藏经中《陀罗尼集经》所载之地藏菩萨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之决,故华文自古称此咒为灭定业真言,此虽为地藏菩萨法身印咒之变称,然此称不失地藏菩萨本意。宋蒙山甘露法师不动集,蒙山施食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道藏的意思是道教经籍的总集。“藏”(zàng)字的本义是表示储藏东西的地方。《汉书・文三王传》所说“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万余斤”,就是此意。道教使用这个字,原意专指储存道书的处所或是装东西的容器。东晋上清派杨羲等人所造《上清太上八素...

《六字大明咒浅说》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菩萨名除盖障—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曾经向莲花象王佛学习此咒。”而莲花象王佛又从何处学习此咒耶?   原来莲花象王佛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及至西方极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注音》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

《观音灵感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诚心读诵此咒,可以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念的遍数越多越好。  真言原文:  唵嘛呢叭咪吽。麻曷倪牙纳。积都特巴达。  积特些纳。微达哩葛。萨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纳补啰纳。纳卜哩。  丢忒班纳。...

《药师灌顶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原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注音》

此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  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  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  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  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  ...

《西升经》

《西升经》为道教阐发《道德经》要义之作。三卷。《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托名周大夫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撰成此书。但此书始见葛洪《神仙传》称引,当是魏晋间道士所假托。现传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道藏辑要》尾集作一卷),宋陈景元(碧...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观世音菩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咒语。在西藏地区流传非常广。  真言原文:  唵。啤噜纳崎。煎都喜好。  秘沙妈。靴哈(木)。  煎都崎悲些那打。啤那鸦。梭哈。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ōng。pí lǔ nà qí。jiān dōu xǐ hǎo...

普回向真言注音

这是普回向咒。一般在诵经、念咒毕,或者做任何善事功德后,念诵此真言,将其普皆回向。  真言原文:  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  萨缚诃。摩诃斫迦罗嚩吽。  普回向真言注音:  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  s...

般若无尽藏真言注音

这是增长大智慧的咒语,一般在《金刚经》诵读本经后都附有此真言。  真言原文: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  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真言注音: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bō lì rě...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