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升经》
《西升经》为道教阐发《道德经》要义之作。三卷。《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托名周大夫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撰成此书。但此书始见葛洪《神仙传》称引,当是魏晋间道士所假托。
现传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道藏辑要》尾集作一卷),宋陈景元(碧虚子)《西升经集注》六卷。均分三十九章,文字略有不同。
该经首先论“道”。谓“道”广大悉备,包裹天地,陶育万物,制御一切。且不终不始,万世不绝。称“道”为虚无之本,但“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则虚无、自然与道同出而异名,实为三位一体。又谓“天地物类皆从一”,“万物共本道之元”,即天地万物皆由“道”所化生。又以“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以喻人之于道,犹如鱼水关系。又称“道象无形端,恍惚亡若存”,即谓“道”无形象,其存在和变化,皆不能为人所把握,故不可以“有”、“无”论其存亡。故云:“道者,虚无之物”。认为:“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强然之,即不然矣!……以其有思念,故与道反矣”。强调修道须清虚无欲,无念而作,淡泊无为,则“大道归也”。反之,若逆其自然,有为强行,则事与愿违。
其次,论摄养。谓人未生,并无我身,“直至积气聚血”,始成身形。但有身、有欲终为大患,故主张“反于未生而无身”,清静无为,体同自然。又云婴儿之生,气专志一,悦泽美好,无心而成形。人若仿婴儿之姿,养醇朴之性,抱元守一,葆神啬精,则无念无欲而长生。当论及形神关系时称: “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虽云形神相须,不可偏废,且以“形神俱妙”为摄养之上乘,但“神由形用,形为神生”,则是更强调“神”的作用。又谓道有真伪,“真道养神,伪道养形”。盖前者指除垢止念,静心守一,无欲无为;后者指滋味充身,有知动行,有欲有为。故重申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而夭折者,“非天地毁,鬼神害,以其有知,以其形动故也”。故云:“人欲长久,断情去欲,……形神合同,固能长久。”
再次,该经还论及治国之道。强调“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民劳国废,本固邦宁。主张:“无为无事,国实民富”。反对统治者争地好贪而用兵。指出:“兵者,天下之凶事,……用之者,有亡国失民之患。”
宋徽宗认为“是书盖与五千言相为表里”,陈景元亦称“其微言妙旨,出入五千言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