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处与作用

出自《楞严经》第五卷,由于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提倡,成为中国净土宗五一论中的一品经。在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询问诸大菩萨进入禅定、获得开悟的方法,大势至菩萨说他以念佛方法修学成功,其关键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集中心思,忆佛念佛,维持净念,相续不断。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文

唐朝天竺般剌密谛法师译。
此章共244字(不含标点)。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 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 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 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四分阐释

以下分四节释读。第一节:大势至;第二节:菩萨;第三节:念佛;第四节:圆通章。

第一节 大势至
“大势至”者,又名“得大势”、“无边光”。其立名有四:
一、因地自利而得名。《悲华经•卷三》中宝藏佛曰:“善男子,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字汝为得大势”。此因中愿力而得名也。
二、果地利他而得名。《观无量寿经》曰:“(此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此果地利他而得名也。
三、折服众生立名。《观经》曰:“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又曰:“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思益经》曰:“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斯以威力折服众生,故名。
四、摄受众生立名。《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斯以慈悲摄受众生,故名。

第二节 菩萨
“菩萨”者,具名“摩诃菩提萨埵”。言“菩萨”者,略称也。译中文为觉有情。盖菩萨之所觉,与诸佛等;菩萨之有情,与众生等。故菩萨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故名菩萨也。又菩萨上觉佛道,下化有情,故名“觉有情”也。

第三节 念佛
“念佛”者,乃佛教之特别法门。但有三种不同:一者专念自佛。二者专念他佛。三者兼念自他佛。   专念自佛者,全凭自力,根究实相,以期悟、证者也。如禅宗看念佛者是谁,及各种话头之类,皆是也。此于四种念佛中,属实相念佛之范畴。但以谛理幽深,诚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力,别无他力资助。若非宿根成熟,悟无是处,又何言证焉?

要之,悟与证迥然不同。悟者,唯见回家之路;证者,已是居家稳坐矣。《文钞•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云:“既悟之后,乃名悟道,尚须历诸境缘,锻炼习气,直得烦惑净尽,方名证道。”

《文钞•复化凡居士书》云:“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证初、 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证四果者,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 死。”由此可见,悟者,悟道;证者,证道。悟而未证,尚不济事;证道四果,方得了脱。所以悟道者,仍是轮回中人。证道者。方为了脱生死。如五祖戒(即蕲州 五祖寺师戒禅师,尊称五祖戒。为云门第三世)、草堂清、真如喆皆是大彻大悟之人。但以有悟无证故,仍复轮回,是其明证。

专念他佛者,有三种念法。(一)、观想念佛。谓依《观经》作观,或专观白毫;或但观丈六八尺之 佛身;或具观十六种观。(二)、观像念佛。谓对佛形象,想佛相好光明等。(三)、持名念佛。谓一心称念“南无námó阿弥陀佛”圣号也。此三种念佛,方法 不同,但皆需具真信,切愿,方可于一生之中出此娑婆,生彼极乐。又此三种念佛之中,唯持名一法,下手易而成就高,用力少而见效捷,倘能都摄六根,净念相 继。必于现生了脱生死,出离轮回。末世众生,若欲一生取办,须于是法留心。

兼念自他佛者,即所谓禅净双修者也。此法,先须开悟(宗门曰明心见性,教下曰大开圆解,词异意 同)然后念佛,谓之“有禅(有悟处)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此中行人,以已所悟所修。因材施教,曲接来学。应以禅机得度者,即为 说禅,应以净宗得度者,即为说净。应以禅净双修得度者,即以禅净双修法门而度化之。如是,大人不倡游言,言必契理;君子不谈虚语,语必契机。生为人天师 范,殁则上品上生,岂非“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耶?

然有一班人,即参禅又念佛,唯以明心见性为目的,不以求生净土为宗事。看似禅净双修,实则无禅 无净土。何以言哉?未能彻悟,故无禅;不求西方,故无净。无禅则不能仗自力了脱;无净则不能仗佛力接引。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了生死,无有是处。此人来 生,必感殊福,倚福造业,因业堕落。永明大师所谓“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此也。截流大师称此为“第三世怨”。可惧也已,净业行人,当自警策。

第四节 圆通章
“圆通”者,圆融通达。《三藏法数•四十六卷》云:“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此依解门释圆通也;若吾辈凡夫,以如子忆母之心境,秉持六字之洪名,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是依行门行圆通者也。

“章”者,经中之一篇,名章。

以上经题中:大势至菩萨,人也。念佛圆通,法也。是以人法立题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74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摘自《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作者:堪布益西彭措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千手千眼经》云:“食...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此咒实为藏经中《陀罗尼集经》所载之地藏菩萨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之决,故华文自古称此咒为灭定业真言,此虽为地藏菩萨法身印咒之变称,然此称不失地藏菩萨本意。宋蒙山甘露法师不动集,蒙山施食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楞严咒咒心注音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至少读诵一遍全咒后,再多读诵咒心。  咒语原文:  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楞严咒咒心注音:  duō zhí tuō。ōng。ā nà lì。...

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利益 经文摘录

摘录于《大乘庄严宝王经》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首当得其解脱。  善男子!彼时是(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

《六字大明咒的治病功效》

【藏王松赞干布赞颂宣扬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摘录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嗡-嘛-呢-叭-美-吽中:  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  嘛字,能消除热病;  呢字,能消除风病;  叭字,能消除涎病;  美字,能消除寒病;  吽字,能消除胆...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注音》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

混元圣纪序_正统道藏洞神部_道教之音_混元圣纪,谢守濒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书前有陈傅良序云:谢守灏“尝为举子,已而脱儒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此书是谢守灏为老子所写的传记。因宋真宗改上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书名乃取《混元圣纪》。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谢守灏传》称,...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是过去七佛共说的。诚心诵念此咒,可消除重罪。  真言原文: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  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lí pó lí p...

《观音灵感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诚心读诵此咒,可以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念的遍数越多越好。  真言原文:  唵嘛呢叭咪吽。麻曷倪牙纳。积都特巴达。  积特些纳。微达哩葛。萨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纳补啰纳。纳卜哩。  丢忒班纳。...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注音》

此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  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  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  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  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  ...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唵 班杂 别噶 札嘛 吽...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持咒注意事项启请南无大慈大悲大愿地藏王菩萨慈悲加持(三遍)赞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慈...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意事项与仪轨]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意事项与仪轨]

地藏菩萨本愿经注意事项1、初读时速度不宜过快,以每部90分钟为宜。2、每天每时都可以读,可读1——7部。一部之中最好不要间断时间太长。3、读时必须发出声音,但无须大声朗读,重以诚心诚意的恭敬心和忏悔心护念。4、家若有佛堂或菩萨像,需奉香三炷;若无则直接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