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道德玄经原旨

《道德玄原旨》,四卷。元杜道坚撰。《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诀类。书前牟巘甲午年(1294)序,有南谷杜君,扁舟过余,论议超然,出所为《老子原旨》示余等语;书前还有大德九年黎立武、张与材的序。由此推知,该书约撰成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至大德九年(1305)之间。

《道德玄经原旨》是对《老子》的阐释与发挥。其特点之一是援古史以证《老子》。作者认为:老圣昔事西伯为藏史,仕成王为柱下史,幽王时为太史,屡掌史帙,演著玄经,龟鉴万世。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言圣人者三十有二而不名,殆一无名古史也。杜道坚在另一著作《玄经原旨发挥》中称:“老圣摭古史以著《道德》,孔圣摭鲁史以作《春秋》,一也。”正因为将《老子》看作“无名古史”,所以多用古史发挥其宗旨。如解“以正治国”为:“正,政也。尧之庶绩咸熙,舜之百揆时序,以正治国也”。解“正复为奇”则称:“禹陟帝位,正也。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汤,正复为奇矣。”

特点之二是援儒入老,儒道合一。篇首王易简序称:杜君出身儒家,从老氏学,能不私所主而折衷二者之间。徐天佑序也指出:杜君之为此学,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援儒以明之。引类比义,以孔孟之道传诸其说。通观全书,儒道思想水乳交融,体现了元代道教老学儒学化的特征。该书受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影响较深。认为:“官天地,府万物者,心也。心者道之枢,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并强调: “未有吾身,先有天地;未有天地,先有吾心。吾心此道也,岂惟吾哉!人莫不有是心,心莫不有是道。知此谓之知道,得此谓之得道。”这和陆九渊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异曲同工。他还以理学家的“无极而太极”解释“道生一”。这都显示了他解老的理学化倾向。

杜道坚认为:《道德经》“实一天人之书”;“道德本旨,内圣外王之为要”。因此,他的《道德玄经原旨》就沿着“天人”和“内圣外王”这两条主线进行诠解。他认为《老子》的治人事天和《书》的祈天永命是一个道理,都是观天道以明人道,天道与人道相感相通。循此思路,他主张政治之道、为君之道处处应遵照天道。天道有当为,有不当为,天道有常则为其当为,不为其所不当为,如此则阴阳不忒,四时行,品物亨;天道失常则沴气作,四时乖和,品物伤。君道也是如此,侯王若能守君之当为,不为君之所不当为,则君君而臣臣,厥分罔差,君不言而百官正,万物将自化,社稷人民莫不安定。反之,就会异政起,天下不从王化,不得治理。儒家民本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书中充满民为国本的思想,但也是从天人角度加以阐发。如把民喻为天之赤子,君为天之元子,元者善之长,长不伤幼,天必佑之。他把天分为“生物之天”和“自然之天”,前者为形而下,后者为形而上。“天此道,吾此道”,人道也是如此,所以“人能观天道而修人道,未有不入圣人之域”。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相通,观天地之变化无常,而太虚自若,便知圣人日应万机,其心寂然,而天性自若。从人的身体来说,“天地大吾身,吾身小天地”,与宇宙也是相类同的。这些都表明他从天人出发以解老。

从内圣外王出发,他结合先天、后天、无极、太极等理学名词讲老子的内圣之道,又结合古代政治史讲儒家外王之道。他解释老子的“常无”为“先天”,“常有”为“后天”;认为“谷神,太极也。太极中虚,谷神在焉,天此谷神,人此谷神”,“吾心太极,吾身天地之道,与造化者同流而未尝生,未尝死”。他在《玄经原旨发挥》中赞美盖公、曹参以“清静宁一”的内圣之道,开出汉室隆平的外王之治,是“善用老子之道者”。内圣外王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修身治国。他说:

“国犹身也,身所当养,国所当养。”以养身之道外化为治国之道,则“久长可保”。 《道德玄经原旨》是元代道教老学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被历代治《老》者所重视。如朱谦之《老子校释》以它为所据版本书目之一,以《玄经原旨发挥》为考订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也以它作为参考书目。

道德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30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此经是道教玄门日诵早课仙经中的内容,为道教徒每日必做功课。经文如下:尔时,天尊在禅黎国土,与大道真仙,万万大千神。诸天尊及诸天龙鬼神尽来集会,受吾约束。世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有年灾月厄、游城赤鼠之厄、天罗地网之厄、命穷算尽之厄...

《六字大明咒注音》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音六字真言、观音心咒等。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嘛呢叭咪(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hōng)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发音注解:读(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ǎn俺)。咪:其它写法[口+弥]、[口+迷]等...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此咒实为藏经中《陀罗尼集经》所载之地藏菩萨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之决,故华文自古称此咒为灭定业真言,此虽为地藏菩萨法身印咒之变称,然此称不失地藏菩萨本意。宋蒙山甘露法师不动集,蒙山施食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 中华道藏 道家经典 在线阅读

道“藏”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道藏的意思是道教经籍的总集。“藏”(zàng)字的本义是表示储藏东西的地方。《汉书・文三王传》所说“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万余斤”,就是此意。道教使用这个字,原意专指储存道书的处所或是装东西的容器。东晋上清派杨羲等人所造《上清太上八素...

楞严咒咒心注音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至少读诵一遍全咒后,再多读诵咒心。  咒语原文:  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楞严咒咒心注音:  duō zhí tuō。ōng。ā nà lì。...

《六字大明咒的治病功效》

【藏王松赞干布赞颂宣扬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摘录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嗡-嘛-呢-叭-美-吽中:  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  嘛字,能消除热病;  呢字,能消除风病;  叭字,能消除涎病;  美字,能消除寒病;  吽字,能消除胆...

往生净土神咒注音

此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神咒原文: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

《药师灌顶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  真言原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

《万历续道藏》

《万历续道藏》是《正统道藏》的续集。明正统十年(1445)编成的《正统道藏》,因搜访未周,缺漏甚多。加以该藏编成后的一二百年间,又有新的道书问世。故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明神宗教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刊“续道藏”。    ...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观世音菩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咒语。在西藏地区流传非常广。  真言原文:  唵。啤噜纳崎。煎都喜好。  秘沙妈。靴哈(木)。  煎都崎悲些那打。啤那鸦。梭哈。  观音菩萨治病真言注音:  ōng。pí lǔ nà qí。jiān dōu xǐ hǎo...

普回向真言注音

这是普回向咒。一般在诵经、念咒毕,或者做任何善事功德后,念诵此真言,将其普皆回向。  真言原文:  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  萨缚诃。摩诃斫迦罗嚩吽。  普回向真言注音:  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  s...

般若无尽藏真言注音

这是增长大智慧的咒语,一般在《金刚经》诵读本经后都附有此真言。  真言原文: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  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真言注音: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bō lì rě...

关于补阙真言功德的探讨

关于《金刚经》所附录的“补阙真言”探讨(古梵音暨楞严学推广讲师,果滨老师撰)  本咒相关译本:  据现有文献资料,最早出现类似现在流通本所诵的“补阙真言”咒文如下(按翻译年代排列):  一、唐 实叉难陀大师(652~710)译《百千印陀罗尼经》中的“百千印...

玄纲论

 《玄纲论》一卷。唐开元至大历间道士吴筠撰。《正统道藏》收入太玄部。《通志·艺文略》著录《玄纲论》为三卷,《文献通考·经籍考》五十二则录为一卷。《道藏》本分为上中下三篇,共三十三章。上篇《明道德》,九章;中篇《辩法教》,一十五章;下篇《析凝滞》,九章。吴筠...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踩到佛像、佛像塔影灭罪咒 唵 班杂 别噶 札嘛 吽...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