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藏 > 正文内容

庄子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即《庄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一书亦被尊为《南华真经》。道教奉为四子(庄子、文子、列子、亢桑子或称庚桑子)真经之一,在道教经典中的地位仅次于老子《道德真经》。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西晋司马彪注《庄子》二十一卷,五十二篇,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有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此注早已亡佚。现在的通行本为郭象本,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 《应帝王》)系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学所著。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但其要归于老子之言,所著书十余万言,大抵为寓言,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大体上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但也有独自的见解。它和《老子》一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什么是道?


 《大宗师》曰:“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它无始无终,无处不在;但闻之无声,触之无形,人们无法体认感知,只能靠神秘的直觉体悟。这种关于“道”的学说,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发挥,并逐渐宗教化。


 在认识论上,《庄子》认为从“道”的角度认知,一切都是相对的,物无贵贱,此即彼,彼即此,没有分别,其性质不可认识。如果说万物有差别,那不过是人的主观认识所强加。同时认为认识是没有标准的,因而是非也就无法判断。


 《齐物论》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就是说人睡在潮湿的地上,就会腰痛以至半身不遂,泥鳅也这样吗?人在高树上会害怕得发抖,猴子也这样吗?那么,人、泥鳅、猴子三者中究竟谁知道什么才是恰当的住处呢?可见并没有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所以它认为当时儒、墨之争“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他甚至主张干脆不去认知,因此《养生主》有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还塑造了“神人”、“真人”的形象。《逍遥游》中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大宗师》中的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又“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这些描述为后世道教塑造神仙形象提供了依据。 《庄子》中的养生长生思想及某些道术也为后世道教所汲取。《在宥》载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曰:“必静必清,勿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大宗师》借颜回之口论“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唐道士司马承祯继此而作《坐忘论》。另外《庄子》中的“卫生之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纯气之守”等道术也都为道教所继承和发展。


 《庄子》在汉代未引起重视,至魏晋玄学兴起,以之为三玄之一,《庄子》学由此始盛。魏晋以前,学者称“黄老”,此后则“老庄”并称。晋人司马彪、崔譔、向秀、郭象皆注《庄子》,并有李颐作“集解”。现除郭象注本仍存外,其余诸家仅残存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及某些类书中。自唐代《庄于》被尊为《南华真经》后,益为道教所重,注家渐多。明《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收《南华真经》五卷;玉诀类收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南华真经章句余事》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尝,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三十二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南华邈》等。其中武林道士褚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纂微》集郭象、吕惠卿、陈景元、范应元等十三家注,并附以己见。

南华真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30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摘自《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作者:堪布益西彭措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千手千眼经》云:“食...

《六字大明咒注音》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音六字真言、观音心咒等。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嘛呢叭咪(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hōng)持诵此咒,利益颇多。发音注解:读(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ǎn俺)。咪:其它写法[口+弥]、[口+迷]等...

《报父母恩咒注音》

咒语原文: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莎诃。报父母恩咒注音: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发音注解: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无:梵...

《大轮金刚陀罗尼》

陀罗尼原文如下:南无・司得里牙。提维嘎难。   打他噶打难。嗡。维喇及・维喇及。   嘛哈・佳割喇。乏及里。洒打・洒打。   洒喇得・洒喇得。得喇夷・得喇夷。   维达嘛你。三戛你。得喇嘛底。   细达・搿里牙・得览。梭哈。   大轮金刚陀罗尼录音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方术与法术种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继承并发展了前期道教的各种修炼方术,见于记载的大致有如下一些。 金丹术。义称黄白术、外丹术等。《抱扑子内篇》言:“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其方法是对一些...

楞严咒咒心注音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心。最好至少读诵一遍全咒后,再多读诵咒心。  咒语原文:  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楞严咒咒心注音:  duō zhí tuō。ōng。ā nà lì。...

《六字大明咒浅说》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菩萨名除盖障—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曾经向莲花象王佛学习此咒。”而莲花象王佛又从何处学习此咒耶?   原来莲花象王佛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及至西方极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

《六字大明咒的治病功效》

【藏王松赞干布赞颂宣扬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摘录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嗡-嘛-呢-叭-美-吽中:  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  嘛字,能消除热病;  呢字,能消除风病;  叭字,能消除涎病;  美字,能消除寒病;  吽字,能消除胆...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注音》

此如意轮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  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  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  唵。钵蹋...

混元圣纪序_正统道藏洞神部_道教之音_混元圣纪,谢守濒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书前有陈傅良序云:谢守灏“尝为举子,已而脱儒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此书是谢守灏为老子所写的传记。因宋真宗改上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书名乃取《混元圣纪》。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谢守灏传》称,...

往生净土神咒注音

此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神咒原文: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也是过去七佛共说的。诚心诵念此咒,可消除重罪。  真言原文: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  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  真陵乾帝。莎婆诃。  七佛灭罪真言注音:  lí pó lí p...

《观音灵感真言注音》

此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诚心读诵此咒,可以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念的遍数越多越好。  真言原文:  唵嘛呢叭咪吽。麻曷倪牙纳。积都特巴达。  积特些纳。微达哩葛。萨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纳补啰纳。纳卜哩。  丢忒班纳。...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注音》

此陀罗尼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  陀罗尼原文: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  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  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  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  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  ...

《西升经》

《西升经》为道教阐发《道德经》要义之作。三卷。《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托名周大夫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撰成此书。但此书始见葛洪《神仙传》称引,当是魏晋间道士所假托。现传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道藏辑要》尾集作一卷),宋陈景元(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