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学 > 正文内容

在家菩萨戒本

佛在世的时候,处处以身作则,大家都以为师。佛灭度后,大家都以戒为师。佛在临入灭的时候,四众弟子为请佛住世,围绕在佛的左右,抱头痛哭。这时无贫尊者,在极端悲恸中忽然想起:佛在世的时候,大家以佛为依止,今后佛要入灭了,欲令佛法久住于世,有几件事情需要乘着佛在世时问明白。这时,阿难尊者 也站在佛的旁边掩面痛哭,因为他是佛的常随众、传持佛法的人,佛在每一次说法的时候,他都给佛当侍者在场,因此无贫尊者让阿难尊者以四事去问佛。其中的头 两件事就是:第一、佛在世时大家依佛为住,佛灭度后依何为住?第二、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当以何为师?阿难以此去问佛,佛说:“我灭度后当依四念处为住,以戒为师。”从此可知戒律之于后世如何重要了。

凡是佛的弟子,都要遵守佛的戒律,纵然不能完全持,也要检要紧的,持几条算几条,持总比不持强。南北各大丛林,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家风,这些规矩、家风,就是人们所共同遵守的戒律。试问哪个寺庙、庵堂没有规矩?就是人们的日常往来、应人接物,也都有一定界限和节制,可见持戒和念佛是同样重要 的。现代律宗大德弘一律师他虽是专门宏律的人,他个人却一心一意的念佛,见人也劝人念佛。其他如谛闲老法师、虚云老和尚等,亦莫不注重念佛。所谓教演本宗,行修净土。

贰、释六重戒

杀戒第一

善男子!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垢优婆塞(夷)、结优婆塞(夷),是名初重。

盗戒第二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二重。

大妄语戒第三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三重。

邪淫戒第四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五重。

酤酒戒第六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优婆夷。是名六重。

结文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优婆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 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参、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耽乐饮酒戒第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瞻病苦戒第三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乞不与戒第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句-口+亡,音丐)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持六斋戒第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往听法戒第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受僧用物戒第九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坐,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饮虫水戒第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疑水中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独宿尼寺戒第十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蓄猫狸戒第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蓄猫狸,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养蚕戒第二十七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结文

善男子!若优婆塞、优婆夷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优婆夷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优婆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优婆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优婆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优婆夷中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71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我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土坟安葬2:灵园安葬3:骨灰存放4:网络祭拜 以上四种在祭拜的时候多数采用的是上香烧各类冥纸,摆放纸制的生活用品及鲜花等方式进行。那么大家在操作这些传统...

道家上表祈愿灵符的关键

道教上表,较常用的法器便是表筒及表文,将祈愿用的表文装入到表筒中,然后点燃,以上达天听。由于上表祈愿的成功率较高,道教的上表科仪也时常被佛教学习借用,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佛家的还阴债科仪。 法师进行上表科仪,对需要上的表进行开光处理(通常用天目或舌尖书讳,姑且...

祝由科的避忌,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祝由科的避忌 祝由科是精神感召之神秘医术,符合灵力药力治病之基本,与其他各科医书绝然不同,如果能够参透其中三昧,一切疑难杂症,皆可手到病除。 但是任何方法技术均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必须遵守。祝由科也是一样,如果误犯避忌则医者有损,甚至功力全失,永久...

灵符请回家后,一般多少时间见效

一般善信情况有轻重缓急,以及前世今生所积诸多恶业孽障等等诸因干扰,阻力会有复杂、轻重等不同,所以灵符出现效应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用符后很快,一两天或几天就有惊奇、奇妙的灵效,有的则要慢一些,几个月或稍长些都不等,没有统一时间标准。都要看信众将符法结缘回家后的...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这种情况可以请符吗?请回心转意符行吗? 答:你这种情况较普遍的,不少年轻人恋爱后都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遇父母反对,但是你男朋友还是一心一意的爱你,并且不同意父母的建议和你分手建议请化解爱情阻碍...

符是骗人的,还是真有奇效?

今天朋友丢给我一篇新闻,我感觉非常有意思,所以跟我讨论,他认为这事情很夸张,这种东西怎么会有用呢?但我回他"一点都不夸张,也未必没用,就像多数人也会做礼拜或者拿香拜拜一样!",当然,我们实际去研究这些东西,其实都可以从"心灵&...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原创)       很多朋友也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学过的符是正规的符,可是用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笔、墨、水、纸都是按照书上介绍的加持方法和咒语进行了加持,甚至有的朋友还用了敕符神咒,可是都...

玄珠录

玄珠录

《玄珠录》,二卷。唐王玄览讲述,门人王太霄集录。《正统道藏》收入太玄部。此书是王太霄据益州谢法师、彭州杜尊师、汉州李炼师及诸弟子对王玄览日常讲道时所作笔记,加以汇集整理而成。分上下两卷,卷首有王太霄序,记其师生平著述。书为语录体,收录道物、道体、道性、有无...

《道法会元》

《道法会元》

《道法会元》为道法书文汇编之一。未著编纂人姓氏。 《正统道藏》收入正一部。书中所收道士文论甚多,以元末明初清微派道士赵宜真(?~1382)之文论最多且最晚;在其他多篇清微法中,已将赵宜真作为清微派一代祖师列入启请神灵中,表明编纂此书时,赵宜真已经作古。故此...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门科范大全集》是一部斋醮科仪书。八十七卷。大部为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其中卷二十五至四十五和六十三至六十八(共二十七卷),署“三洞经箓弟子仲励修(或撰)。 仲励,不知何许人,其所修《真武灵应大醮仪·说戒》,历叙真武显灵事,所记年代,从唐武德三年(620...

周易集说

 《周易集说》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收入《通志堂经解》和《四库全书》中。四库本共四十卷,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其中包括《周易上下经说》《象辞说》《彖传说》《爻传说》《文言传说》《系辞传说》《说卦说》《序卦说》《杂卦说》。该书草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

列仙传

列仙传

《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光禄大夫刘向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东观余论》谓“是书虽非向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润,疑东京人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隋志》著录,则出于梁前。又葛洪《神仙传》序亦称此书为向作...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为北宋道士陈景元纂。据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书前杨仲庚序,此书成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该年神宗召见陈景元于便殿,景元因进所作《藏室纂微》,遂诏令“宣附《道藏》”,即附于当时的《天宫宝藏》。...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为内丹著作丛书,六十卷。未著编纂入。 《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方法类。该丛书所收内丹著作甚众,除钟离权、吕洞宾外,绝大部分为南宗五祖及其弟子们的著作,其中尤以白玉蟾为最多。北宗只收郝大通弟子王志谨,(号栖云子)之《盘山语录》。其时代最晚者为彭耜之...

什么是无余涅盘

什么是无余涅盘?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发愿,立一个志愿,救世界上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烦恼中。有富贵功名的人,有富贵功名的痛苦与烦恼;贫穷及生老病死等,也都 是烦恼。讲恋爱有讲恋爱的烦恼,结婚有结婚的烦恼,生孩子有生孩子的烦恼,总之,人生随时都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