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学 > 正文内容

老子义疏

唐道士成玄英撰。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成玄英注《道德经》二卷,又《开题序诀义疏》七卷。《大藏经·护教部·甄正论》卷下也说成玄英撰老经疏。成氏《老子》注疏早已散佚,散见于晚唐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和署名顾欢《道德真经注疏》中。另外,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也采成玄英《老子义疏》十余条,收存《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近代敦煌所出旧籍中有《老子义疏》一种,仅存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至八十一章卷终,马叙伦、蒙文通等考得为成玄英作。蒙氏且据此与《道德真经玄德纂疏》等所录的成玄英《老子义疏》相校勘,合辑成《老子成玄英疏》六卷,19 46年由四川省立图书馆石印。以后台湾学者严灵峰也辑校成疏为《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五卷,收入其《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三),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

 另有日人藤原高男《辑校赞道德经义疏》,对蒙、严二种辑校本指正辨难,收入19 67年《高松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研究纪要》第二号。


 成玄英为唐代重玄派的代表人物,他注解《老子》,上承魏晋玄学之余绪,汲取佛教中观哲学,结合道教传统的养生思想,援《庄》释《老》,重在阐明其重玄之道。他对《老子》中的“玄”、“又玄”、“道”、“动静”等哲学范畴作了独具特色的解释。他认为“玄”是深远之义,也是不滞之名,深远的玄,理归于无滞,既不滞有,也不滞无,故称为“玄”。


 所谓不滞,即不执著有无,亦即“非有非无”。这是成氏受佛教中道观影响,采取否定式思维,从对“有无”的否证来阐释“玄”。这种解释对此后的道教老学影响较大,如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即采此义:“玄,深妙也,亦不滞也。”何谓“又玄” (即重玄)?成玄英解释说:先说玄以遣有欲之人的执著有无,又恐学者执著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


 从而非但不执有无,也不执著于“非有非无”,这就是遣之又遣,故称玄之又玄。这就是说,玄虽然否定了有无,但还不能执著这个“玄”,还必须继续否定,才能彰明重玄之理。如果说“玄”是非有非无,那么重玄就是非“非有非无”,经过这样双遣双非的双重否定,才得“重玄之道”。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修道。成玄英主张用此非有非无之行,不常不断之心为修道之要术,可以契真。他所要修的“道”是什么呢?他说:道以虚通为义,妙绝分别,在假不假,居真不真。他讲的“虚通”融合了道家的传统解释和佛教的空观。


 正因为道自性虚通,故能涵盖一切,作为宇宙万物之源。所以他认为至道虚玄,通生万物。但进一步他又以双遣双非的方法否定道的生成性:虽复能生万物,实无物之可生;故即生而不有,有即有而不有,生亦不生而生,此遣道生也。从空间上说,至道之为物,虽有不有,虽无不无,有无不定,故为恍惚。从时间上说,时乃有古有今,而道竟无来无去。由此证明道具有的超越时空性。他还认为,至道虚寂,妙绝名言;道无称谓,降迹立名,意在引物向方,归根返本。可见,他用否证法赋予“道”虚通空灵的内涵,使之与双遣双非的“重玄”相契合印证,从而描绘出其理想的重玄境界。在论及“动静”时,成玄英认为:虽复安静,即静而动;虽复应动,即动而静。动静不殊,动静一源。这实际上是继承了僧肇的《物不迁论》的思想。他虽主张动静不二,但更偏向于即动求静一面,特别是在谈到修道时,强调修行者动中求静,以静制动。这与唐代茅山宗学者吴筠的守静去躁思想一致。他还特别阐述了重玄三一之说,结论是:不一而一,散一为三;不三而三,混三归一。他说的不一不三仍是双非双遣的否定法,三一的内涵则是讲精神气、夷希微的同一性与可分性。三一也是种修道的方法,他认为修道之初,先须拘魂制魄,次须守三一之神,虚夷凝静,令不离散。


 上述为成玄英解老的主要范畴,他从本体论高度出发,最终落实到修道,以解决人的生命存在问题,说到底仍是一种人生哲学,从中并可看出他的人生哲学有两条主线:一是对生死的参悟,一是从心性的内在途径实现人生价值。他因受佛教影响,其生死观与道教传统的神仙长生说相径庭,主张不生不死,生死混一。而要入于不生不灭之境,实现人生的这一最高价值,就须从心性入手,做到不起妄心,复归真性,这与传统道教重视炼形也不同。他在注释《老子》时阐发的心性论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成分,较成系统,对以后宋代理学家大讲心性有一定影响。


 总之,成玄英以重玄之道为宗旨解老,在当时道教老学中独树一帜,最具思辨性和理论价值,对唐以后道教老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他所着重讨论的哲学范畴如心性、理等,对宋代理学家不无启发作用。他重视从心性等内在途径寻求解决生命问题的依据,一反魏晋以来道教传统的炼形长生理论,形成一种新的理论风气,这对宋元道教内丹学的兴起不是没有导向作用的。所以,成玄英的《老子义疏》不仅在道教老学中,甚至在整个道教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义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33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我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土坟安葬2:灵园安葬3:骨灰存放4:网络祭拜 以上四种在祭拜的时候多数采用的是上香烧各类冥纸,摆放纸制的生活用品及鲜花等方式进行。那么大家在操作这些传统...

让自己的桃花盛开吧男女招桃花

当今时代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卧室是剩男剩女常待的地方,应该怎样调整卧室的家居摆设以吸引到桃花呢?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考虑。 1)诸如卧室阴暗、床后无靠、卧室内摆设斜镜,厕所或厨房改建之卧室等情况,改变起来并不太难,应该尽快调理。 2)布置招...

道家上表祈愿灵符的关键

道教上表,较常用的法器便是表筒及表文,将祈愿用的表文装入到表筒中,然后点燃,以上达天听。由于上表祈愿的成功率较高,道教的上表科仪也时常被佛教学习借用,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佛家的还阴债科仪。 法师进行上表科仪,对需要上的表进行开光处理(通常用天目或舌尖书讳,姑且...

灵符请回家后,一般多少时间见效

一般善信情况有轻重缓急,以及前世今生所积诸多恶业孽障等等诸因干扰,阻力会有复杂、轻重等不同,所以灵符出现效应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用符后很快,一两天或几天就有惊奇、奇妙的灵效,有的则要慢一些,几个月或稍长些都不等,没有统一时间标准。都要看信众将符法结缘回家后的...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这种情况可以请符吗?请回心转意符行吗? 答:你这种情况较普遍的,不少年轻人恋爱后都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遇父母反对,但是你男朋友还是一心一意的爱你,并且不同意父母的建议和你分手建议请化解爱情阻碍...

什么是蛊

什么是蛊

蛊的基本字义无论是中文的简体还是繁体字,都写作:蛊(拼音:gǔ)关于蛊的许多种定义,例如:◎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如:蛊惑。◎ 人腹中的寄生虫。◎ 毒害人之物:蛊毒。◎ 蛊的英文注解:poison;venom; harm;bewitch...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原创)       很多朋友也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学过的符是正规的符,可是用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笔、墨、水、纸都是按照书上介绍的加持方法和咒语进行了加持,甚至有的朋友还用了敕符神咒,可是都...

《三教搜神大全》

《三教搜神大全》

三教搜神大全 《三教搜神大全》全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撰人不详《三教搜神大全》全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撰人不详。前有清人叶德辉序,末有叶德辉跋。跋称“此书明人以元版画像《搜神广记》翻刻。”缪荃孙谓此书即元版画像《搜神广记》之异名。叶德辉于清...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门科范大全集》是一部斋醮科仪书。八十七卷。大部为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其中卷二十五至四十五和六十三至六十八(共二十七卷),署“三洞经箓弟子仲励修(或撰)。 仲励,不知何许人,其所修《真武灵应大醮仪·说戒》,历叙真武显灵事,所记年代,从唐武德三年(620...

周易集说

 《周易集说》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收入《通志堂经解》和《四库全书》中。四库本共四十卷,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其中包括《周易上下经说》《象辞说》《彖传说》《爻传说》《文言传说》《系辞传说》《说卦说》《序卦说》《杂卦说》。该书草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

列仙传

列仙传

《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光禄大夫刘向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东观余论》谓“是书虽非向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润,疑东京人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隋志》著录,则出于梁前。又葛洪《神仙传》序亦称此书为向作...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为北宋道士陈景元纂。据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书前杨仲庚序,此书成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该年神宗召见陈景元于便殿,景元因进所作《藏室纂微》,遂诏令“宣附《道藏》”,即附于当时的《天宫宝藏》。...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为内丹著作丛书,六十卷。未著编纂入。 《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方法类。该丛书所收内丹著作甚众,除钟离权、吕洞宾外,绝大部分为南宗五祖及其弟子们的著作,其中尤以白玉蟾为最多。北宗只收郝大通弟子王志谨,(号栖云子)之《盘山语录》。其时代最晚者为彭耜之...

[民间]冰糖转运

★用黄色的布缝制一个5厘米×8厘米的小袋子,先不要封口。然后于晚上12点左右,双手合十,掌心要放9颗小冰糖,对着星星说出你心里希望家庭成员某某和某某相处和协的愿望;最后将小冰糖放入小布袋中,用一根红线系住口子,把装有冰糖和愿望的小包放在你许愿中成员的枕头下...

如何正确祛除四相,修行佛法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吾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净业汝当知——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