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学 > 正文内容

不花钱而修福德的十种法门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也看过《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等类似修积福德的文章,深受教益,努力实践。在劝人为善时,对方往往说,人家有钱,咱没钱,实际上修大福德不一定需要很多钱,也不是富人的专利,穷人一样修大福报,有些甚至不需要钱,而贫穷正是修大福德的好时机,类似的文章都曾提到,只是没有加以强调,实际上修福完全以心量来衡量,关键是看发心,以发心是否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为标准,也就是纯是利人的心,利益众生的心,无私,无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福慧双修,修福很重要,是往生资粮之一,在修学中末学有些体会,觉得很重要,又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就能修习,说出来供养大家,还请有德行的同修指正。

第一是孝亲。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此一事,并无功业。上净下空法师也多次提到孝亲尊师的重要性,并称为根基。可见孝亲的重要性。老法师讲到孝亲有三个层次:低等的是在经济上使父母生活无忧,现在这最低等级的有许多人都做不到,做不好;中等的是养父母的精神,使父母精神愉悦,开心,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之外,诸如陪父母说话,让父母或同父母一起参加喜爱的活动,聚会、旅游、走亲戚,恭敬对待父母的亲朋好友等等;高等的是养父母之志,父母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努力实行,朝着这个目标去做,努力做到,扩充父母的德行,古人所谓光宗耀祖。但这仍是世间之孝--小孝,出不了六道轮回。大孝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乃真孝,彻底的大孝。当今社会不孝的人多,若有人在孝亲上下功夫,做得比一般人周到、圆满,能得大福报,若人不孝父母,而修庙拜佛做种种供养,没有功德,二亲就是佛菩萨,放着这么好修积福报的好机会我们不做, 而向外求驰,错误了。家中就有佛菩萨,我们赶快回头,在家中广修供养,孝亲最神!

第二是戒邪淫。这方面各位大德说得很全面。我再重复一下:万恶淫为首,人从淫欲生,邪淫招致不如意眷属,淫人妻者,人淫其妻,报在妻女,家庭不睦。其他尚 有种种不善果报,《法苑珠林》云:“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虑彼夫所杀;二者夫妇不睦;三者恶增善减;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恶事常被人疑;七 者亲友诽谤;八者广结怨家;九者死入地狱;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今人对感情出轨、婚外恋、一夜情等多抱持宽容态度,不以为 然,实在是自毁前程,若有人坚持不邪淫,所谓难行能行,必种大福报种子。

第三是素食。所有的恶业中,杀业最重。素食就是戒杀,不与众生结怨仇,一日食素,则世上的杀业一日与我无关,何况肉类充满毒素和各类激素,带来种种疾病, 比如痛风、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蔬菜虽说现在也有农药和激素,比起动物性食品仍然要洁净得多,何况我们可以选择低毒、无污染的蔬菜食用。若素食之 外积极放生,则功德不可思议。放生不仅是给动物死里逃生机会,在冥冥中也为自己安排了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其无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尤其对于患有顽病 怪疾,或求寿求子求健康之人士来说,“放生”更为重要。放生应注意的事项,如属于咸水的海鲜鱼类,则应该放回海中。如属于淡水的鱼类则应放到水塘中。鸟雀 应到山林中去放。以使它们回到适应生活的大自然中去。

放生可选择的种类非常多,要常放,最好长期放,或许愿每月若干。又或许愿放生若干为一愿,不限时间,越早完成越好,放生花钱可量力而为,如果经济不富有的 话,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每日积蓄三毛、五毛或三五元,则每月亦可积到九元至百五十元放生款,可救不少物命,只要有恒心和信心,日久必获校验。

第四持戒。持戒就是守法,遵守社会道德、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乃至一切行为准则。走到哪里,就遵守哪里的法律,行为规则,这很重要,持戒守法就是庄严 自己,就是为大众做榜样,就是清净无染,若做种种布施修福,不过锦上添花,与持戒比起来,持戒的功德大。曾听过做一千件好事,不若与一人解怨类似的话,持 戒是防非止恶,是内求,修种种布施供养是外求,求人不若求己。若学佛人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可得60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来生可生天上,若求生西方极 乐世界,可中品中生。

第五常怀恭敬心。世法、佛法都从恭敬中来,一分恭敬得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恭敬。对好人、善人,要常常亲近、侍奉、学习, 自然得利益;对坏人恶人恭敬,要远离,把他看作佛菩萨的化身来教化我们,不让我们导其复辙,所谓敬而远之;对事恭敬,就是务求竭尽全力,尽善尽美,不留遗 憾;对物恭敬,就是要珍惜、爱护、小心使用,惜物就是修福。

第六念佛、拜佛。佛的功德名号不可思议,念佛一声,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唐代善导和尚(弥陀化身,净土宗二祖)说,念佛,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救 度末法时期众生的唯一法门,应以念佛为正业,他还说:“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助行,唯有念佛法门一项是正行。”善导和尚领导大众以念佛为主。持名念佛是往生的 正行,念佛成佛,不念佛纵修种种布施供养,不能成佛。每天要把念佛名号列在第一位,专念的时间至少要保证一小时以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最好。恭敬心拜佛可 消业障,古人有拜佛开悟的,拜佛与念佛结合,动静相宜。

第七支持慈善、正知正见网站。网络成为当今最快捷的传播工具,在传播佛法、一切善的知见、正知见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网址告诉大众,感兴趣的就 会得到法益,参加慈善点击,动动鼠标就能帮助许多人,若有专长,可参加网站建设,打字、校对、做网页、网管,提供优秀的文章、贴图,随喜赞叹网站建设者, 把正知正见的文章下载供养大众看。对于那些接受捐助的慈善或正见网站,若有余钱可随份随力支持、随喜,参与其组织的放生、印经、救贫等活动,功德无量。

第八常发善愿、常常回向。心念的力量很大,我们今天所有的种种都是以前甚至多生多劫前发的愿所成就的,《百业经》就是专门谈发愿所得的果报,我们不要轻视 发愿,不要轻视起心动念,无论善恶最后哪怕经历无数阿僧祇劫,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上。因此,发愿很重要,要常常发善愿,祝福自己和众生。前不久看到一盘 光碟《如何在生活中修功德》,讲得非常好,就是教我们常常发善愿的,这位大德告诉我们,时时发善愿,处处发善愿,非常简单、容易,比如吃饭时,我们先看着 米饭馒头把它们想象成阿弥陀佛的甘露,这样发愿:虚空法界众生与我是一体,我愿代众生吃下这个阿弥陀佛的甘露,愿虚空法界所有众生都能得到饱满、富足,身 心舒泰,以此因缘种下成佛的种子,希望众生当生或尽未来际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洗手洗脸时这样发愿:这是阿弥陀佛的甘露水,能洗净我与众生身 上所有的贪嗔痴三毒烦恼,我与众生都能获得清静、健康的身体,以此因缘种下成佛的种子,希望众生当生或尽未来际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刷牙时这 样发愿:我与众生是一体,愿代众生刷牙,虚空法界众生都能获得清静的口腔、牙齿,除去贪嗔痴三毒烦恼,进而获得清静的语业、身业、意业,以此因缘种下成佛 的种子,希望众生当生或尽未来际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喝水、喝酒时也这样发愿: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甘露,我带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一起喝 下,愿所有众生都能解除饥渴,获得饱满富足。甚至上厕所也要发善愿:我与众生是一体,我愿代众生将身体里的垃圾、废物、毒物排到虚空,愿我与众生都能得到 清静健康的身体,进而清静身口意三业,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就是刮风下雨都可以发愿: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甘露水或观音菩萨的净瓶水,老天爷, 您吹吧、下吧,愿你吹到每一个地方,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清静,解脱三毒烦恼。清洁工这样发愿:这个一个净土、佛国,我要把它扫干净,以此因缘愿一切走在这 路上的人都能走上佛国。出租车司机这样发愿:我的出租车就是道场,愿每一个乘坐我车的人都能信佛念佛,种下成佛的种子。炒菜时这样发愿:愿虚空法界众生都 能得到饱满、富足,愿将菜肴上供十方佛,中供诸圣贤,下济六道品,等施无差别。有人说我从事的是杀业,不要紧,比如厨师,这样发愿:对厨房、饭店里所有被 杀的、来吃的众生起一个悲心,心中默默给它们做皈依,无论来吃的、被吃的,肯定都跟我有缘,我今生由于福报不好,功德不够,做此职业,今天我带着大家来皈 依,以此因缘种下成佛的种子,永脱轮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随时随地发愿。发善愿,功德无量。回向就是有一个目标和方向,时时事事向往之,系念之,容易 达成,若不回向,就像漫无目的漂泊,随业流传,不容易聚集功德,因此要常常回向,可回向某一善愿早成,或回向给父母家亲眷属、冤家债主,如果像告诉我们在 生活中修积功德的大德所说的常常替自己和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究竟,最圆满。

第九忍辱。忍辱,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法华经》云:“如来衣者,柔和忍辱衣是。”“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以能忍之心对治所忍之境就能防 止一切障碍恶业发生,就如同护身之衣,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听说过火烧功德林,就是说,不忍辱将毁坏功德。可见忍辱有大功德。《佛遗教经》说:“忍之 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 。《法句经》云:“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集经》中曾提及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骂,如空谷之应答从响,能得“如响平等智力”。
二、能忍所打,如明镜之印现众像,能得一镜像平等智力。
三、能忍所恼,视其为虚幻不实之物,能得“如幻平等智力” 。
四、能忍所瞋,能得“内清净平等智力”。
五、能忍八法,能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 。
六、烦恼不染,能得“集因缘平等智力”。

忍辱是自利利他的善行,在成就学业、事业、道业的过程中,以慈悲柔和之心常行忍辱,就能拥有成就一切世、出世间法的护身衣!

第十时时忏悔。忏悔的法水可以洗去贪嗔痴三毒烦恼,就像杯子脏了,用忏悔的法水洗涤干净。凡夫常常犯错,错能改,归于无,忏悔改过,善莫大焉,关于忏悔改 过,可参考《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告诫子孙的方法,从心上改,从事像上改,请亲朋提醒等等,发觉自己做错了、想错了、说错了,立刻忏悔,能够到当事人面前忏 悔、痛哭流涕最好,若不能,可在佛前忏悔,忏悔过后不再犯,不二过,才是真忏悔。若发觉别人做错了、说错了,也可替其忏悔:阿弥陀佛,(佛菩萨等名号)他 没有学佛,不懂因果道理,我替他忏悔,可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念佛回向给他。那么,无论我错还是别人 错,都一样可以修福。

其他的还有劝人为善,随喜功德,赞叹别人的功德,布施自己的体力、智力,比如口传、书写、在网络上发表传播佛法、善法,治病救人的药方、偏方等等布施座位床屋,例如乘公交车主动让出座位,常常微笑,以慈眼看视众生,以温言软词同众生说话,等等不一而足,常常力行,必有神效。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同成佛道

修福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8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宇宙的法则是平衡 人生的法则是平凡

宇宙的法则是平衡 人生的法则是平凡 人生就是要先打破平衡,然后再穷其毕生追求平衡. 时空篇 时即时间、速度;空即大小、距离。 时间:万物之悲,皆因有终。无始亦无终,无终亦无悲。忧因有失,虑源不得,不得无失,无忧无虑。  速度:何为快、慢。易变为快...

让自己的桃花盛开吧男女招桃花

当今时代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卧室是剩男剩女常待的地方,应该怎样调整卧室的家居摆设以吸引到桃花呢?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考虑。 1)诸如卧室阴暗、床后无靠、卧室内摆设斜镜,厕所或厨房改建之卧室等情况,改变起来并不太难,应该尽快调理。 2)布置招...

道家上表祈愿灵符的关键

道教上表,较常用的法器便是表筒及表文,将祈愿用的表文装入到表筒中,然后点燃,以上达天听。由于上表祈愿的成功率较高,道教的上表科仪也时常被佛教学习借用,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佛家的还阴债科仪。 法师进行上表科仪,对需要上的表进行开光处理(通常用天目或舌尖书讳,姑且...

灵符请回家后,一般多少时间见效

一般善信情况有轻重缓急,以及前世今生所积诸多恶业孽障等等诸因干扰,阻力会有复杂、轻重等不同,所以灵符出现效应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用符后很快,一两天或几天就有惊奇、奇妙的灵效,有的则要慢一些,几个月或稍长些都不等,没有统一时间标准。都要看信众将符法结缘回家后的...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这种情况可以请符吗?请回心转意符行吗? 答:你这种情况较普遍的,不少年轻人恋爱后都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遇父母反对,但是你男朋友还是一心一意的爱你,并且不同意父母的建议和你分手建议请化解爱情阻碍...

“藏”的由来与演变

“藏”的由来与演变   (1)傈僳族的求爱符咒:那些想要获得某个女人的性爱而又不被那个女人所爱的男子,请巫师制作一具男女搂抱交欢的木偶,在那女性木偶上粘上一点所要勾摄女人的指甲或一缕头发,然后偷偷把木偶放在她家的房前或屋后,巫师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躲在她家附...

什么是蛊

什么是蛊

蛊的基本字义无论是中文的简体还是繁体字,都写作:蛊(拼音:gǔ)关于蛊的许多种定义,例如:◎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如:蛊惑。◎ 人腹中的寄生虫。◎ 毒害人之物:蛊毒。◎ 蛊的英文注解:poison;venom; harm;bewitch...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原创)       很多朋友也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学过的符是正规的符,可是用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笔、墨、水、纸都是按照书上介绍的加持方法和咒语进行了加持,甚至有的朋友还用了敕符神咒,可是都...

玄珠录

玄珠录

《玄珠录》,二卷。唐王玄览讲述,门人王太霄集录。《正统道藏》收入太玄部。此书是王太霄据益州谢法师、彭州杜尊师、汉州李炼师及诸弟子对王玄览日常讲道时所作笔记,加以汇集整理而成。分上下两卷,卷首有王太霄序,记其师生平著述。书为语录体,收录道物、道体、道性、有无...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门科范大全集》是一部斋醮科仪书。八十七卷。大部为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其中卷二十五至四十五和六十三至六十八(共二十七卷),署“三洞经箓弟子仲励修(或撰)。 仲励,不知何许人,其所修《真武灵应大醮仪·说戒》,历叙真武显灵事,所记年代,从唐武德三年(620...

周易集说

 《周易集说》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收入《通志堂经解》和《四库全书》中。四库本共四十卷,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其中包括《周易上下经说》《象辞说》《彖传说》《爻传说》《文言传说》《系辞传说》《说卦说》《序卦说》《杂卦说》。该书草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为北宋道士陈景元纂。据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书前杨仲庚序,此书成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该年神宗召见陈景元于便殿,景元因进所作《藏室纂微》,遂诏令“宣附《道藏》”,即附于当时的《天宫宝藏》。...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晋道教理论、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晋葛洪著。葛号抱朴子,因以名书。西晋光熙元年(306),葛洪避兵南土,羁留广州,开始着手写作《抱朴子》,于东晋建武元年(317)成书。清人孙星衍有校刊本行世,今人王明有《抱朴子...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

如何正确祛除四相,修行佛法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吾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净业汝当知——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