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学 > 正文内容

《佛法与婚姻》佛教|学的婚姻观-前言及目录

释了幻 著

(扉页)

● 佛陀出世,本是为了教导人们合理地过好人间生活,完善道德,从而渐次超越人生,趋向佛道,走向解脱。
● 佛陀的法语,是全人类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其中有关居家生活的开示,无论对佛教信奉者,还是非信仰者,均是一剂清凉剂,足以熄灭红尘的爱欲烦恼,也能提供居家生活的现实指导。
● 佛教教人要离苦得乐,但现实中的人们所为却相去甚远,到底问题出在那里,这就是本书要努力探索和要解决的问题。

(封底)

如何才能过好合理、道德的世俗生活呢?佛教对于社会大众的基本要求是:
● 要求人们要顺应、接受现实,以中道的精神,合理的安排、过好世俗生活;
● 要求人们要有觉悟的心,学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要沉溺在五欲之乐中,更不要使欲望无限膨胀;
● 要学会转化欲望,逐渐地把低级的欲望,转化为高尚理想,不再为欲望所制约;
● 要有慈悲利人的心,在世俗生活中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众生作楷模典范。
● 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而不占有、关怀而不自私、随缘而不强求

前 言

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种种劫难的大陆佛教,至今也未能完全恢复元气。对佛教的宗旨、理念,社会上的普通民众,一直存在着相当多的误会,加之教内也存在着不看对象、不善对机的解说和接引,故给佛教蒙上了一层迷信、落后、禁欲的色彩,似乎学佛者皆应断欲去爱、老气横秋一般似的。故不少人对佛教心怀敬畏,退避三舍。还有人以为学佛就要远离人群,不近女色,抛家弃子,不要财富,这些观念使得很多人不敢去学佛。文化大革命等种种劫难的大陆佛教,至今也未能完全恢复元气。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一般人都可以学佛,也不须要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佛法不离世间法,人们如果都不学佛,甚至怕学佛,那佛法又有何用呢?

常在城市里的寺庙里,看见有这种情形:当一些年青人听闻了佛法,且感兴趣的索请赠阅佛书、录影(音)带时,如若有人劝他们皈依佛门时,他们则往往摇头摆手:不行不行,我们现在太年轻了!守不了戒,等我们老了,退休了,再来学。问守不了什么戒时,回答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如:不能吃素;还喜欢穿好看的衣服;还有、还有……;就是那个事断不了。

问:什么事断不了?
答:(面面相觑,神色尴尬)
半晌,丈二和尚终于摸着了头脑,从他们的眼神明白了是那件事(夫妻生活)断不了┅┅。

学佛必须吃素吗?回答是否定的。在家学佛必须断夫妻生活吗?回答也是否定的。问:听说学佛会影响家庭关系,是吗?答:不会,对在家人来说,学佛反而有助于和睦家庭。但若偏面理解佛法,行为不合中道,则会影响家庭婚姻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在中国,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历来皆是婚姻、家庭稳定的最重要基石。宗教——是社会的晴雨计和解毒剂,是维护社会正义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之一;它不仅对个人提供安身立命之处,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也对社会提供了一种宣泄和解毒机制,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和精神生态平衡。但在今天这个急速变化、道德崩溃的时代,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作用已大为削弱。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社会环境及道德意识的变化,构成了对婚姻的稳定的最大冲击与挑战。二十世纪以来,虽不过百年,但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社会道德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超过往昔数千年;世事大变、人心大变,人类婚姻家庭经历了前所未有冲击,许多家庭因此而土崩瓦解。现实生活中,20年前乃至10年前不可想象的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网婚、性派对、******、同性恋群体等,已经成为了普遍社会现象,这些现象是对家庭稳定的挑战,是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背离。而对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反叛,更是推波助澜,使残存的道德感几乎消失殆尽……

虽然人类的目的不是为了佛教,而佛教的目的却是为了人类。佛陀出世,本是为了教导人们合理地过好人间生活,完善道德,从而渐次超越人生,趋向佛道,走向解脱。佛陀的法语,是全人类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其中有关居家生活的开示,无论对佛教信奉者,还是非信仰者,均是一剂清凉剂,足以熄灭红尘的爱欲烦恼,也能提供居家生活的现实指导。佛教教人要离苦得乐,但现实中的人们所为却相去甚远,到底问题出在那里,这就是本书要努力探索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的时间宽裕,建议你从第一章开始,慢慢读完全书;如果你工作忙、时间少,则不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读,或者直接从第六章常见问题答疑读起,当你有了兴趣,再从头读起。

但愿诸位读者有所收益。愿增吉祥!
释了幻 二○○四年四月于静思书斋
佛法与婚姻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佛教的婚姻观
第—节、婚姻概说
—、婚姻的一般定义
二、婚姻是人乘佛教的基础
三、佛教的婚姻观

第二节、佛经中关于人类、婚姻起源的记载
—、佛教看宇宙
二、世界、人类、婚姻的起源

第三节、五乘婚姻观概说
一、人乘的婚姻观
二、天乘的爱欲、婚姻观
三、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四、菩萨乘的婚姻观
第二章、家庭与婚姻
第—节、夫妻和谐之道
一、谈情说爱话婚姻
二、如何当好丈夫
三、如何当好妻子

四、夫妻和谐之道
第二节、孝敬老人、管教子女
一、孝敬老人
二、胎教、管教子女
三、如何对待堕胎、流产
第三节、合理的居家生活
—、居家八法
二、合理的社会生活
三、财富篇
四、娱乐篇

第三章、修行与婚姻
第—节、修行与婚姻责任
一、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
二、建设佛化家庭
三、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信仰差别
第二节、学佛青年如何对待爱情、婚姻
一、新世纪与佛教青年
二、如何对待爱情、婚姻、性
三、让婚姻成为修行的助力
第三节、家庭与社会
一、居士的家庭责任
二、居士的社会责任
三、居士的宗教责任

第四章、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一节、节欲与禁欲
一、禁欲的误区
二、禁欲的过患
三、情欲解放的误区
第二节、出家与在家
一、执著无性婚姻的误区
二、出家的误区
三、避免因出家引发的家庭矛盾
第三节、消极与积极
一、消极的误区
二、理想的误区
三、佛教徒的责任误区

第五章、菩萨道与婚姻
第一节、佛菩萨的婚姻家庭
一、佛陀本生故事
二、佛陀和他的家庭眷属
第二节、在家学佛的楷模
一、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二、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三、《华严经》中的菩萨道
第三节、菩萨道与现代社会
一、奉行十善得安乐
二、烦恼即是菩提
三、从空性的立场来看婚姻
四、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五、居士的责任——推广慈悲、促进和平

第六章、常见问题答疑
【基础篇】、【家庭篇】、【修行篇】、【疑难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道教符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fuvvv.com/post/8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的方法 我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与祭奠已亡亲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土坟安葬2:灵园安葬3:骨灰存放4:网络祭拜 以上四种在祭拜的时候多数采用的是上香烧各类冥纸,摆放纸制的生活用品及鲜花等方式进行。那么大家在操作这些传统...

让自己的桃花盛开吧男女招桃花

当今时代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卧室是剩男剩女常待的地方,应该怎样调整卧室的家居摆设以吸引到桃花呢?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考虑。 1)诸如卧室阴暗、床后无靠、卧室内摆设斜镜,厕所或厨房改建之卧室等情况,改变起来并不太难,应该尽快调理。 2)布置招...

道家上表祈愿灵符的关键

道教上表,较常用的法器便是表筒及表文,将祈愿用的表文装入到表筒中,然后点燃,以上达天听。由于上表祈愿的成功率较高,道教的上表科仪也时常被佛教学习借用,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佛家的还阴债科仪。 法师进行上表科仪,对需要上的表进行开光处理(通常用天目或舌尖书讳,姑且...

灵符请回家后,一般多少时间见效

一般善信情况有轻重缓急,以及前世今生所积诸多恶业孽障等等诸因干扰,阻力会有复杂、轻重等不同,所以灵符出现效应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用符后很快,一两天或几天就有惊奇、奇妙的灵效,有的则要慢一些,几个月或稍长些都不等,没有统一时间标准。都要看信众将符法结缘回家后的...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

和男友很相爱但他父母反对,让我们分手,可以请灵符吗?这种情况可以请符吗?请回心转意符行吗? 答:你这种情况较普遍的,不少年轻人恋爱后都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遇父母反对,但是你男朋友还是一心一意的爱你,并且不同意父母的建议和你分手建议请化解爱情阻碍...

[民间]什么是圆光术

圆光术是一种自古流传并真实存在的神奇法术,施术者可以令水面、白布、白纸,甚至是手掌等各种介质呈现出图象或是文字,来反映施术者所想要探知的信息。依照施术者能力高低,大部分呈像只有童子童女可以看到,少部分可以令所有观众包括施术者自己看到。圆光术在古时应用得最多...

符是骗人的,还是真有奇效?

今天朋友丢给我一篇新闻,我感觉非常有意思,所以跟我讨论,他认为这事情很夸张,这种东西怎么会有用呢?但我回他"一点都不夸张,也未必没用,就像多数人也会做礼拜或者拿香拜拜一样!",当然,我们实际去研究这些东西,其实都可以从"心灵&...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

揭秘画符用笔的加敕方法(原创)       很多朋友也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学过的符是正规的符,可是用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笔、墨、水、纸都是按照书上介绍的加持方法和咒语进行了加持,甚至有的朋友还用了敕符神咒,可是都...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五卷。元初道士雷思齐(1231~1303)撰。 《正统道藏》收入太玄部。此书是在《易》“图书之学”勃兴的背景下问世的。 “图书之学”其源甚久。先秦史书《尚书·顾命》篇有云:“天球、河图在东序”,这是目前所知最早涉及“河图”的行文,估计“河图”...

道门科范大全集

《道门科范大全集》是一部斋醮科仪书。八十七卷。大部为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撰,其中卷二十五至四十五和六十三至六十八(共二十七卷),署“三洞经箓弟子仲励修(或撰)。 仲励,不知何许人,其所修《真武灵应大醮仪·说戒》,历叙真武显灵事,所记年代,从唐武德三年(620...

周易集说

 《周易集说》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收入《通志堂经解》和《四库全书》中。四库本共四十卷,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其中包括《周易上下经说》《象辞说》《彖传说》《爻传说》《文言传说》《系辞传说》《说卦说》《序卦说》《杂卦说》。该书草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

列仙传

列仙传

《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光禄大夫刘向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向撰”。黄伯思《东观余论》谓“是书虽非向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润,疑东京人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隋志》著录,则出于梁前。又葛洪《神仙传》序亦称此书为向作...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为北宋道士陈景元纂。据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书前杨仲庚序,此书成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该年神宗召见陈景元于便殿,景元因进所作《藏室纂微》,遂诏令“宣附《道藏》”,即附于当时的《天宫宝藏》。...

治婴儿惊吓夜间哭泣惊叫

手抱婴儿向东方礼拜祷告并念:王母展鬼乱纷纷,神奇白马出天成,收斩黄都六洞鬼,七二夫人随后兵,王母赦令杨都督,马行随后斩妖精,吾今念起王母咒,妖邪百煞化为尘。念毕再礼拜即可...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为内丹著作丛书,六十卷。未著编纂入。 《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方法类。该丛书所收内丹著作甚众,除钟离权、吕洞宾外,绝大部分为南宗五祖及其弟子们的著作,其中尤以白玉蟾为最多。北宗只收郝大通弟子王志谨,(号栖云子)之《盘山语录》。其时代最晚者为彭耜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